两条感情线,幸福是道多选题两条感情线是什么意思
俗语说:场中莫论文。科举考试这东西,中国考试用了1000多年,和西方诺贝尔文学奖一样,搜中的能人异士固然很多,漏掉的也不在少数。其中,考试中最牛的就是状元,称为“大魁天下”,翻开历史,实明清三百来个状元,真正成大器的甚少。为什么呢?------因为中不中状元,实在与个人的才学无关。
清末有个状元叫张謇,后来成为立宪派的代表人物,进入中华民国以后也是政坛的风云人物。龙公(姚鵷雏)有《江左十年目睹记》,就是专门写此公的。他是怎么当上状元的?真可谓峰回路转。
张謇
张謇的父亲是海门人,是个卖糖的。后来迁到如皋,尽全力挣钱供儿子念书。张謇在如皋考秀才,属于“客籍”,需要当地学官作保。如皋有个马讼师,看张謇父亲有钱,计上心头,想搞张謇父亲一个冤大头,于是就勾结学官,狮子大开口,勒索“印结费”纹银二千两。张家只肯出八百两,于是马讼师又想了个歪招,随便找了个姓张的,说他才是张謇的生父。简直胡闹,于是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由于马讼师势力太大,全县人都知道张家很冤枉,不过作为贫苦大众,谁也不敢说什么。幸好,上天庇佑,如皋地属南通州,知州孙大人很知道一点张謇的才学,于是干脆大笔一挥,让张謇附到南通州学来。这一下马讼师就没有办法了,可是后世就只知道南通出了个张状元,谁知道张状元原来是如皋人?如皋人实在气不过,只好自嘲:“如皋连个状元都载不住,海门送来,又被马某送到通州。”(这里的通州,是指南通,南通本来就叫通州,后来为了区别于京东通州,改名南通)
翁同龢(hé)
张謇的状元到底是怎么来的?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他的老师是赫赫有名的翁同龢(hé)。张謇中状元的那一年,是赫赫有名的甲午年(1894),翁同龢(hé)身为帝师,入值军机,坚决主张对日开战,俨然清流领袖,声名也是如日中天。这一年派的殿试阅卷大臣,翁排在第三位,首席阅卷大臣是张之洞的哥哥张之万。要说阅卷大臣有八位,各有各的选择,怎么就轮到张謇中状元呢?这就得归功于张謇门板都挡不住的天大运气了,真所谓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天命如此。
张謇殿试完毕,把卷子交给收卷官,巧了,收他卷子的人他认识,是翰林院修撰黄思永。黄思永一看,是张謇,有交情。先不交卷,打开看看再说。呦,这就出问题了,有个错字,张謇挖补了,这没问题,可是张兄呀,你忘了把正字填回去了。殿试最重卷面,要是就这么交上去,不用问,三甲最末。黄思永从怀里掏出笔墨,帮张謇把这字填上了——告诉你,历年的收卷官,都随身带笔墨,为了就是有机会帮一帮认识的新进士。这还不算,黄思永还知道张謇是谁的得意门生,可可儿就把这卷子递给了户部尚书翁大人。
黄思永书法
说实话,考上进士,是考生的本事,因为卷子是密封的。谁中状元,那就全凭运气了。说是皇上钦点,其实皇上很少改动阅卷大臣拟定的结果,除非准状元叫“王国钧”(亡国君),太不讨口彩了。按惯例,应该是首席阅卷大臣张之万来定状元,翁同龢也就能定个探花。可是翁坚持要让张謇中状元,张之万不干。别的大臣都不管,李鸿藻可向着翁同龢——他们俩都是清流的首领嘛。最后张之万只好让步,官衔资格,都是张高,可是翁大人势大,那胳膊能拧得过大腿?就这么,甲午年的状元诞生了。
张之万
曾国藩曾经自拟墓志铭曰:“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传万世”。曾文正公的道德文章,我都不大佩服,但这句话实在说得好,他老人家立德立功立言,却要留下这句话,让成功人士别狂,不成功人士呢,也别泄气。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一想到这句话,我就能放下《财富》之类的杂志,心安理得地过我的穷日子。
曾国藩
世人都以为,中状元要全靠真才实学,所以十年寒窗苦读都会坚持下去,素不知,选状元可能就是统治阶级上层的一种游戏,选谁都一样,只要过得去,因为这是看运气,运气其实就是关系,普通人既无运气,又无关系,所以成功就难了。封建社会,设立科举制,让大家考状元,让普通大众有一个奋斗的希望,这样在最冲动的年纪,来个十年寒窗苦读,既可以让社会稳定,又可以好好学习孔孟之道,这样学生自己给自己加上思想枷锁而不自知。这样学习出来的人才,麻木,坐而论道可行,实际能力有限,是故封建社会必然垮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