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活出现危机,妻子维持婚姻的好方法婚姻生活出现危机,妻子维持婚姻的好方法是什么

admin

南阳慧忠禅师(675年-775年),俗名冉虎茵 , 唐代越州诸暨(今浙江诸暨)人,与行思、怀让、神会、玄觉等四人并称为六祖门下五大宗匠。在六祖大师的高徒当中,唯一得享国师之殊荣~他备受唐朝三代皇帝玄宗、肃宗和代宗的礼遇,受封国师,史称“南阳慧忠国师”。

一、投拜六祖大师出家。

虎茵从小就不讲话,也从未踏越家门前的横桥一步,家人都以为他是个哑巴。直到十五岁时,有一个僧人路过,他突然走过门前小桥迎接礼拜,并开口寒暄。父娘邻舍见了,都大惊曰:“恐是此儿子异于常人也!”

虎茵向僧人请求出家。僧人以机锋问他,出家乃是“我宗门中银轮王嫡子、金轮王孙子,方始得继续不坠此门风”,而他“只是个俗人,怎可出家”,虎茵则答复说:

“启禅师:‘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那得有这个言词障于某甲善心?再乞禅师垂慈容纳。”

僧人听了,大为高兴,就指点他到广南曹溪山,去追随六祖大师出家。  

冉虎茵辞别了双亲,一路风尘仆仆,来到曹溪宝林寺,见到了六祖大师。

祖师问:“从什么处来?”

对曰:“只近。”

祖师又问:“你的生缘在什么地方?”

虎茵说:“自受五蕴之身后,就记不得了。”

六祖大师听了,就招手让虎茵近前,问他出家的理由。虎茵说:“一则明师难遇,正法难闻,特来礼觐祖师。二则投师出家,乞师垂慈摄受。”

六祖对着他说:“按理,你不应该出家啊。”

“为什么?”

六祖说:“你的福报,与六十年的太平天子相当,但造天子佛法为主,怎可出家呢!”

虎茵再次叩拜道:“不要说六十年的皇帝,纵有百年天子之福我也不要!乞师慈悲,还是容许某甲出家吧!”

六祖同意了,称赞他说:“好!你若出家,真可谓一尊天下独立佛!”

慧忠禅师出家后,博学经律,参访惠能祖师达十一年之久。

慧忠禅师既受法曹溪,尽得祖师法脉心印,后辞别祖师,游历无数名山大川,在今广东罗浮、五岭,浙江四明、天目,湖北武当,陕西白崖、紫阁等诸山参学,或者在松下安居,或者在岩石禅定。清风朗月,白日江河,皆能身心融为一境。

二、隐居党子谷。

后来,慧忠禅师来到了河南淅川白崖山党子谷(今河南淅川县仓房镇香严寺),并长居于此,致力于对佛理的探询,道誉甚高。

党子谷四周古木参天,茂林修竹。慧忠禅师敏而好学,善根具足,在此结庵说法,道声日卓,天下的学者风从而至,超过千人。

当时朝中的重臣,刺史开国公王琚、司马太常少卿赵颐贞等,闻大师的名望,于是也跟从问道,并待之以师礼,并将禅师的道德修持上奏唐玄宗。

(编者注:经查阅各种史料,大师在此地留下诸多教学的公案。但是,关于大师具体的编年时间漏洞很多。比如史料说,中宗嗣圣七年大师入白崖山而常驻隐居四十载,开元八年唐玄宗迎请到南阳龙兴寺,不久安史之乱,师因隐避云云。但是,嗣圣七年是690年,开元八年是720年,安史之乱在755年,于六祖处参学和独居40载都对不上。而高僧传这种典籍,只对事理记载很清,也不好参考。所以,关于南阳慧忠大师隐居党子谷,以及唐玄宗请出大师的具体编年,本篇不予详细考证和记载,也不随便“搬运”史料,以表示对南阳慧忠大师的崇敬之心。)

三、玄宗礼请,敕住南阳。

玄宗皇帝钦其道誉,特地下诏请慧忠大师入京城请法,敕住南阳龙兴寺,担任住持。

慧忠国师宗教皆通,无论世典训诂,或是戒律经教,无不博通明达。一时间闻风问道的王公大臣很多,禅师仍韬光养晦,清风劲节,昼夜澄心,冥顺于道。

那时,有位从西域来的利涉大师,在唐太宗时从印度入大唐,途中巧遇东返的玄奘大师,礼玄奘为师,一同参与译经。

利涉大师在开元年间,曾于帝京安国寺开讲华严大座,当时四众奔拥,云集听法,每至说法时,法堂中人山人海,拥挤得连容膝之地都没有。唐玄宗时,获赐“明教大师”。后来,利涉法师来到了南阳龙兴寺,慧忠禅师就前去参礼。利涉大师一见到慧忠禅师,便对他特别器重,对他说:“以您的道德高风,将来当为帝王之师!您所成就的道业绝非我辈所能及!”

四、安史之乱,大师遁隐的缘由。

唐玄宗末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四处时有兵马盗贼作乱,四处灾祸频传,南阳地区也陷入了险境。情况非常危急,有人请禅师避寇,禅师始终没答应。

有一天,暴乱的贼寇攻陷了南阳。群冦经过了慧忠禅师的住所时,各执刀剑,蜂拥闯入,将白刃架在大师面前,大声恐吓,大师命悬一线!

大师在禅床上,似乎没有见到一样,神色凝然,寂然安坐、面色无挠。带兵的首领见禅师一个字都没有讲,却自有一种泰山压顶、岿然不动的无比肃穆气象,居然被大师的“气场”彻底折服,呵斥众人马上出去,然后自己把剑扔到了地上,向大师礼拜磕头,并央求大师收其为弟子!

仅凭定力,大师退了群贼,真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幕。

但是,贼寇四处流窜,四处都有乱党贼害,中途罹难丧命的人不计其数。此时,慧忠禅师告诫僧俗众人说:“群寇做乱不断,这个事情不可马上止住,大家不宜再久居此处了!”于是,大师杖锡沿着江岸远去遁隐了。

后来,凡是听到禅师提醒,却坚持留在原处没有离开的那些人,不久尽被盗寇所杀,丢了性命。大师的洞察力可见一斑。

五、三入京师,护国说法一十六载。

上元二年(761年),唐肃宗再次召大师入京城,时常向国师问法,公卿士庶也纷纷参叩求法。

肃宗请大师住持千福寺西禅院,待以师礼,并且特赐慧忠禅师上殿时乘轿而来;与师相坐听法,不拘君臣之礼。当有高人异士来觐见圣上,帝往往诏请国师勘验。面对帝王请法或当朝权臣问道,师亦不假辞色,贤言简重随问而答。

大师向皇帝阐述了“理人治国之要,畅唐尧虞舜之风”的理念,受到肃宗的肯定。禅师念前人先贤之语说:“若欲得道者,当住衡岳、武当等山,专精一心用功。”于是奏请肃宗在武当山建太一延昌寺,于白崖山党子谷建长寿寺,各置大藏经一部,作为镇寺之宝。皇帝一一准奏了。

代宗即位后,大历三年(768年),又召请慧忠国师入宫传法,优礼有加,迁至光宅寺,后赐居宝光寺,前后长达十六年之久。大师随宜说法,极受尊崇,僧俗弟子逾万人。

六、国师公案颇多,圆寂前留下“无缝塔”的公案留后人参学。

慧忠国师留下了许多禅学公案。唐肃宗时,他曾经斥破“大耳三藏”的他心通为“野狐精”,代宗时,又斥破太白山人的算命异术。因篇幅有限,这些公案不再一一详述。

慧忠国师气宇轩昂,神宇俊爽,色身健朗而长寿,在世达101岁。大历十年十二月(775年)腊月十九,国师自知时至,入宫辞别代宗。

帝问:“弟子将何所记?”师曰:“请檀越造取一所无缝塔。”代宗请师告之塔样。过了许久,师划破沉默,说道:“会意吗?”代宗不解,师便告知:“贫道去后,当请法于侍者应真,他知此事。”之后右胁而卧,圆寂而去,谥号“大证禅师”。

代宗敕使护送归葬白崖山起塔供养,塔葬于党子谷(今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香严寺)。临吊僧俗檀越数万人之多。

七、慧忠国师留给后世修禅者无数宝贵的财富。

慧忠国师留下了许多的禅宗公案,是后世参禅修学者宝贵的财富。

慧忠大师的禅法主要是随机说法。他的师执辈,如六祖大师,都是以开坛直陈大法为主,辅以随机巧说;慧忠国师则偏于随机巧说,显示了禅风风格上的一些变化。

在禅悟上,慧忠国师提出“无情说法”的禅法思想,是慧忠禅法中最具特色的。另外,大师严持戒律,重视经教,以教解禅,“禅教一致”,表现出一个博学经教的禅宗学人的禅法风格。大师源本曹溪,发扬顿悟,但是抉择见地,兼以渐修,“顿渐并重”。

慧忠国师博通经律,是宗通说通皆具的大德,平日特别重视经律论的教学。这一点是慧忠国师与六祖门下其他几大宗匠的重要不同之处 。

参考文献:

《景德传灯录》

《祖堂集》

《五灯会元》

《佛祖统记》

《佛法金汤编》卷七

《宋高僧传》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