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夫妻会越过越没感情,夫妻的感情渐渐的疏远了为什么夫妻越过越没有感情
女娲娘娘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 ,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常羲
又称"常仪"。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月亮之母。常羲是生育月亮的女神,与日御(羲和)同为帝俊之妻,生了十二个月亮,即为一年十二个月。因为有着这样不同寻常的本领,所以在上古时代,常羲又成了制定时历的人。出自《山海经》。
羲和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
羲和的原始形态来源于远古神话,在时代的更迭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变成"日御",在后来的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作为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明确地承担了文化的功能载体,并集中表现在古诗词文化环境中的运用上。
中国部分学者认为:羲和、常仪是同为一人,"羲和、常羲,亦同一人名,同一故事之变也"。 因此,羲和也是一位日月女神。
后土娘娘
全称"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尊称"后土娘娘"。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道教神灵,居四御之末位。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尊称"后土娘娘"。"后土"之称始于春秋,其身份、来历有人名、官名、神名等不同说法。汉代列入皇朝祀典,为历代帝王所沿袭。宋徽宗封后土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宋史·本纪》卷二二)宋代时,道教列为"四御"尊神之一。
南宋吕元素《道门定制》卷二注:"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神只于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为天父地母焉。"元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只"称:"为阴地者,五方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谓: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故谓土母焉。"
王母娘娘
又称: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王母、西灵圣母、金母、王母、西姥等,全称为"上圣 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 瑶池大圣西王金母 无上清灵元君 统御群仙大天尊"。 《枕中书》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气炼精,生育万物,调和阴阳,光明日月,莫不由之。"
王母是中国神话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一部分学者认为西王母是古人神化的始祖女神。
在道教神话中,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主宰阴气、修仙的女神,对应男仙之首东王公。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师。
晚期多将西王母奉为婚姻、生育、保护妇女的女神,并大量在民间传说、小说戏曲中出现。
许多古籍及传说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墉城集仙录》则称虎身是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
嫦娥仙子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仙女,"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据西汉著作《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在故事衍化中嫦娥演变成了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儿、羿(大羿、后羿是否同一人存在争议)之妻,其美貌非凡。据说"嫦娥"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在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羿之妻。
据说嫦娥与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民间多有其传说以及诗词歌赋流传。 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因偷食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 后来道教在其神话中,将嫦娥与月神太阴星君合并为一人,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精卫
本名女娃。相传是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儿,她快乐地与姐姐瑶姬和父亲在一起幸福地生活着。后来好奇人间,就驾小船到东海去玩,突然海上大浪,幼小的女娃来不及作法,就被海浪吞噬了。她的姐姐瑶姬在天上看到,急忙赶往东海边抢救。但是大海茫茫,哪有妹妹女娃的踪影?女娃虽然溺水,她的哀怨、不平的精灵化作一只精卫鸟。栖息在西方发鸠山上的森林里,然后开始它一天的工作,衔取一颗小石块,或是一段寸余长的树枝,从发鸠山飞往东海,把石块和树枝投入当年溺水的海面上,发誓要把东海填平。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卫鸟一直在填平着东海。
九天玄女
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玄牝氏、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九天玄阳元女圣母大帝玄牝氏。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阶女仙与术数神。 虽然她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是一位深谙军事韬略,法术神通的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各类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信仰中的地位重要,其信仰发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
恭行天律,部领雷兵。如有下界精邪,北阴午酉,出没岩穴,蟠踞山林,窥阚家庭,损伤人命,神威所到,一切扫除,福佑生人,肃清魔魅。
《云笈七签》云: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九天为干金之象,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有《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等经书传世,以教化世人。
女魃
女魃,或名女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神,身份为天女,一说是黄帝之女,名妭(《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妭)。
据《山海经》描写,蚩尤起兵攻打黄帝,黄帝令应龙进攻冀州。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以狂风骤雨对付应龙部队。于是,黄帝令魃助战,魃成功阻止了大雨,最终助黄帝赢得战争。女魃或与旱魃存在演变关系。
三霄娘娘
三霄娘娘是为云霄仙子、琼霄仙子、碧霄仙子的合称,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截教通天教主的弟子,外门大弟子赵公明的师妹。
她们居住在三仙岛三仙洞,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进行修炼,还拥有师父通天教主赐下的两件宝贝,一件是金蛟剪,一件是混元金斗。
后被封为感应随世三仙姑正神(又称坑三姑娘之神),是中国神话传说里的三位女神。
轩辕坟三妖(这个应该不算)
最早出自于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是住在轩辕古坟中三大女妖怪的合称,她们分别是:"九尾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
最初轩辕坟三妖原奉女娲之命迷惑商纣王败国,以助武王伐纣一臂之力推翻殷商,却反而违背法旨助纣为虐,且残害忠良滥杀无辜。九尾狐狸精为了入宫祸乱君心,将苏妲己害死噬魂后借尸为身,以美貌姿色俘获纣王芳心,冤杀姜王后夺位,发明了两大刑具"炮烙"、"虿盆"折磨各种大臣,残害姬昌之子伯邑考、梅伯等人。后因轩辕坟巢穴被大臣比干与武成王黄飞虎所烧,让九头雉鸡精自称胡喜媚,装成义妹与道姑借机入宫成为纣王宠妃,联手害死比干,让其挖心而亡,为了报复黄飞虎,而借纣王之手害死其妻妹,因此逼得黄氏一门及其家将弃商投周。玉石琵琶精因先前被姜子牙所擒,遭三昧真火烧回原形,被妲己放于摘星楼五年后恢复人形;入宫与妲己喜媚二妖结伴害人。
最后武王伐纣临近,带兵攻打到国都朝歌城时,三妖因而迷恋王位贪图人间富贵,想扭转商汤运气,于是计划去行刺武王,但仍不敌玉虚众门人而战败,被杨戬、韦护、雷震子三人追杀,向轩辕坟逃亡时遭女娲娘娘当场抓获,被碧云童子以缚妖索捆绑擒拿,就地正法交给西周发落并处死。
巫山神女瑶姬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赤帝女(南方天帝)之女,名曰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精魂依草,实为灵芝。
战国时楚国宋玉《高唐赋》称"先王"游高唐在白天梦见女神愿荐枕,神女临去时称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渚宫旧事》之三引《襄阳耆旧记》神女言:"将抚君苗裔,藩乎江汉之间" 。后宋玉《神女赋》叙楚襄王夜梦神女,神女美艳绝伦、温婉娴雅,然而神女洁身自持拒绝了楚襄王的追求 。
神女为"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美貌仙女。此后,"巫山神女"常用以比喻美女,"巫山云雨"遂成男女欢好之典,千古传诵。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引出了历代一系列诗赋词曲等文学作品,形成了描写、咏叹神女的韵文学长廊,对中国文学史影响深远。
这个典故所指"巫山"原本是今湖北云梦的巫山,又称阳台山;魏晋之后,以讹传讹,开始被人张冠李戴到长江三峡地区。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在《墉城集仙录》中将巫山神女改造为西王母之二十三女。 大禹治水行至巫山,神女瑶姬授以治水法宝,并遣属神助之。三峡民间流传有巫山神女斩杀十二妖龙、为行船指点航路,为百姓驱除虎豹,为人间耕云播雨,为治病育种灵芝等传说。
电母
又称闪电娘娘,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雷公的助手闪电女神,主要掌管闪电。除了一般职务之外,据说当雷公跟电母吵架的时候,天上也会雷电交加。
电母是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所尊奉的女神之一。
古人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古人的理念中,雷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素女
又称九幽素女、白水素女、弇兹氏、素女娘娘、九幽素女娘娘、九幽素阴女帝,全称"九幽素阴元女圣母大帝弇兹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擅长鼓瑟的女神,她还是中国医家供奉的医疗女神。 她与黄帝同代,或言其擅长音乐。素女的身份说法不一,有说是黄帝时期的臣属,也有说是黄帝的性学老师。极有可能是二者合一:臣属也可是性学老师。关于素女的第一个传说,是她曾以音乐造福生灵万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她的形象被定位为古代第一位鼓瑟的女乐师。传说器乐制作大师庖牺氏制作的琴瑟有50弦。
洛神
即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中,黄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
在中古时期宓妃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变身为世俗的美人,成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曹植人神相恋的千古名篇《洛神赋》,确定洛神作为理想女神的文学典故。
唐代始见洛神为伏羲女的说法。同时兴起的陈王感甄说,造成上古宓妃神话原貌的割裂。
龙吉公主
龙吉公主是在明代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中登场的虚拟人物,原为天仙,乃昊天上帝之女,瑶池金母所生,有思凡之心,曾居于天宫,当年蟠桃会上失了礼数,被贬在凤凰山青鸾斗阙,因罗宣火焚西岐城,为此下山助武王伐纣,将功补过,并希望有朝一日恢复仙籍重回天庭。因符元仙翁称她与洪锦有姻缘,月下老人下凡牵线,嫁于手下败将洪锦。在攻打万仙阵之时,龙吉公主被金灵圣母用四象塔打落马下,被截教众仙所杀,其丈夫洪锦也被金灵圣母以龙虎如意打杀。后被姜子牙封神,成为红鸾星。
龙吉公主身份高贵,美丽善良,法力高强,精通水系法术,是周军得力战将之一,曾打败罗宣,砍伤孔宣,擒拿洪锦等战绩;坐骑为青鸾、神?,且护身武器之多,有法宝雾露乾坤网、四海瓶、乾坤针、捆龙索;兵器为二龙剑、鸾飞剑、瑶池白光剑;其宝专克火系法术。
麻姑
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中国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据《神仙传》记载,其为女性,修道于牟州东南姑馀山(今山东烟台市牟平区),中国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中国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七仙女
七仙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七位女神的总称。有时也单独指七姊妹中最小的七妹。七仙的起源:一是天文崇拜,与女宿扶筐七星、昴宿七星、牛宿织女三星、女宿婺女四星等有关。二是由于秦汉时的登仙思想,而产生的羽人形象。
民间一般称呼这七姐妹为:大仙女、二仙女、三仙女、四仙女、五仙女、六仙女、七仙女(私配董永)。
七仙女的传说故事多记载于《天仙配》、《西游记》等神话书作;多出现于明清戏曲之中,常被世人口耳相传为王母的女儿女官等属神。
织女
封号天孙娘娘,别名天女、东桥、天女娘、收阴、支机女等,又与七仙女姊妹合称七星娘娘。"织女"原是星宿名(织女星),后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为编织云雾的女神、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她是著名的牛郎织女神话的女主角。与织女相关的传统节日是七夕节。
在上古时代,便有了牵牛、织女天象崇拜及故事传说,它是农业社会男耕女织形态的反映。到汉代,这传说强调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现有文字上最早记录其人格化身份的,是汉代《史记·天官书》:"织女,天女孙也。"
百花仙子
百花仙子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个神仙,她担任的是最美丽的任务,管理天上人间的花卉,并统领百花之主。负责百花的开放,衰败,颜色,香味,生长地点,各类百花相关事务。《镜花缘》里称她的名字是"唐闺臣"。后因人间帝王武则天之令,百花在寒冬齐放而被玉帝贬至凡间,经历数次劫难后,终重修正果,回返天庭。主要故事出现在小说《镜花缘》以及戏曲《天女散花》中。
何仙姑
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时雨。歙南 覆船山,十道石门内,有座何仙姑庙,传承千年,坐落在倒挂荷花的龙穴里面,因为她在这个荷花形里面羽化登仙的,隐喻二层意思:一,倒挂,迎合 覆船 山的妙意(也称佛全山,山上全是佛),是佛光覆盖,普照的意思,二,荷花,佛的莲花座,佛生于莲,佛的空性,佛的根性。所以她的形象是手持荷花,是故雅称:"荷仙姑"。
相传,何仙姑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位列八仙。
三圣母
华岳三娘——三圣母。天旱,她呼风唤雨,遇涝,她施力排除,乡亲们有了难处前来求她皆有求必应,抽签问卜无不灵验,在她的关照下,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们十分感激她,都尊称她为“华岳三娘娘”。为了报答她的恩德,便给她在西岳庙里专门为她修了一座庙宇(即:西岳庙的圣母殿)。西岳庙是为西岳华山兵神金天王而建的,三圣母在西岳庙的偏殿圣母殿享有奉祀。
绛珠仙子
绛珠仙子是传说中的美女仙,还传说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着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
青女
青女是中国传说中掌管霜雪的仙女;借指霜雪;喻指白发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霜雪之神--青女。宋·张先《南乡子·送客过馀溪听天隐二玉鼓胡琴》词:"血色轻罗碎折裙。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暗折双花借小春。"
素娥仙子
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本为月宫仙子,曾打了玉兔一掌。后来素娥仙子下凡投胎于天竺国皇室,成为公主。后玉兔记仇,出走广寒宫,抛素娥于布金寺。
妈祖
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现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 九月初九逝世。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 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汉水女神
汉水女神是中国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江河女神。汉水女神不仅出现在《诗经》、《楚辞》文化系统之中,也存在于春秋、战国以来的祭祀文化系统之中。
汉水女神第一次登台亮相是在《诗经·汉广》中,她被称为汉水游女,是以一个樵夫心上人的身份出现的。汉代以来,汉水游女的形象慢慢开始被神化。神化的手段之一,就是汉水游女的典故被反复地引用,出现在各种典籍中,被各大家、名家反复地称颂。
龙女
龙女是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女眷,常为龙王的女儿。龙女这一传说形象,最初来源于佛教 。
唐代佛经汉译,因此在唐代也首次出现了佛教引进的龙女的形象。
龙女在唐朝的代表名篇为《柳毅传》,其形象为一被男主所救与其婚恋的女子。受《柳毅传》的影响,后世的众多龙女形象,主要以与人类婚恋的异类形象为主 。
观音菩萨身边的女童龙女,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罗龙王(Sagara-nagaraja)的女儿,聪明伶俐,八岁时偶听文殊菩萨在龙宫说"法华经",豁然觉悟,通达佛法,发菩提心,遂去灵鹫山礼拜佛祖,以人身成就佛陀。
石矶娘娘
又称石记娘娘、石矶,神话小说中的反派角色。最早出自元末《三教搜神大全》的记载之中,是祸害人间的妖魔首领,因天下群魔作恶,玉皇大帝命哪吒下凡降世斩妖除魔,哪吒在儿时东海洗澡,打杀索战的龙王和九条龙兵,又手使如来神弓神箭,射杀石矶之子,最后用其父李靖的降魔杵把邪恶的妖王石矶也打死。
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中,是个可怜的龙套角色,住在骷髅山白骨洞,得道数万年的妖仙,原形为石头,玄黄时期诞生,其为截教通天教主的徒弟,武器为太阿剑、八卦云光帕(可召唤黄巾力士)、八卦龙须帕,座骑是青鸾,座下弟子碧云童子和彩云童子。为人和善讲道理,因为没有强力法宝,被哪吒太乙真人师徒二个欺负到死,是个倒霉鬼。封神榜上有名,注定会死,死后被封为月游星君。
火灵圣母
出自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邱鸣山的散仙,截教的多宝道人门下弟子,乃胡雷之师;为报徒弟被杀之仇与西周军对阵,此人系引发阐截全面对战的关键人物之一。
火灵圣母精通火系法术,头戴法宝金霞冠,能放出三四十丈金霞光,罩住对手掩人耳目;并可召唤出三千火龙兵发动群攻,三昧火势不可挡,手使一柄混元锤,还用两口太阿剑,坐骑金眼驼。最后在和广成子大战时,被法宝番天印砸死于葭萌关,脑浆迸出,魂魄入了封神榜,被受封为"火府星君"之职。
龟灵圣母
出自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的神话人物,原为截教通天教主门下四大弟子之一,性真率直,性情比较冲动急躁,炎帝时得道,道德高深,玄妙无方,原型为万载灵龟,仓颉氏造字而龟文有羽翼之形时化成人形,因为是女体,所以称呼:圣母。之后拜入截教通天教主门下修行。封神时期,因广成子三谒碧游宫间接挑起纷争,心生愤懑,因不敌番天印而现出真形,被教主革出宫外,不许入宫听讲,但在诛仙阵和万仙阵中依然追随通天教主。于万仙阵时以日月珠败惧留孙,追向西方,中途遇接引道人被其以念珠降服,化为原形,接引命道童将之收服,道童展开一小包儿欲收之际,飞出群蚊吸干灵龟血肉,魂魄轮回而去。
无当圣母
乃黎山圣母/无极无生老母在战斗形态的别名,在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之中,无当圣母在故事中鲜少出现,全书中的五大圣母之一;也是截教掌门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弟子之一。自万仙阵一战,无当圣母尊师命先行撤走,为截教保留下来一份生机。是亲传弟子中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了。
后以黎山圣母的身份行道,在众神仙中口碑甚好。在明代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为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师姐,在吴承恩《西游记》中,在四圣试禅心中考验过猪八戒,又在黄花观指引孙悟空去找毗蓝婆菩萨收妖。
金灵圣母
是明代神仙小说《封神演义》之中的女仙角色,原型即是道教女神斗姆元君。为截教圣人通天教主门下的四大亲传弟子之一,地位仅次于大师兄多宝道人,为女仙之首。法力高强,拥有法宝龙虎如意、四象塔、七香车、飞金剑等,其道行更胜阐教十二金仙。万仙阵之战时,金灵圣母出手打死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之女龙吉公主与截教叛徒洪锦。又与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对敌,"三位大士忿怒,各骑青狮、白象、金犼攻上前来,大战金灵圣母,圣母端然不惧,龙虎玉如意左右敲摇",力战三大士之际,不料被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偷袭,当场命丧。后被封为"坎宫斗姆"之神,为星宿之首。座下弟子有商太师闻仲、一气仙余元。
娥皇女英(湘水女神)
又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姐妹同嫁帝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助之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之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自秦汉时起,湘江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被演变成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后世因附会称二女为"湘夫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