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营:会原谅老婆出轨的男人心态一个原谅老婆出轨的男人是什么心理

访客

一个没有高速、没有高铁,仿佛可以被绕过的小县城里,一所看似不起眼的县级高中,每年都能培养出30多个学生考进清华北大,有3000多学生考上一本。这所县级高中,以超高的一本上线率、清北录取率让人不由联想到“宇宙牛校”衡水中学,它就是郸城一高。

全省唯一“三无”县,竟连年“量产”大学生

要说郸城一高,得先从郸城县说起。郸城县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小县城,经济水平落后,河南省级贫困县之一。2019年,郸城县GDP突破3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约1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不足万元。而位于邻近地区漯河市的猪肉食品企业——双汇公司,年营收就近500亿元,一个企业的利润总额就接近郸城一个县财政收入的4倍。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郸城县竟是河南省内唯一的“三无县”,即无铁路、无高速、甚至无国道。都说要想富,先修路,郸城县却几乎是“无路可走”。

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一个地方的教育水平一般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而作为经济“困难户”的郸城县,教育却反其道“富”得让人眼红。这里每年逾1.2万名高考生中约70%的人能考上大学,这在全国是非常了不起的升学率,而该县也是河南省内考取清华、北大人数最多的县。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从这里走出去,也催生了于寨、信寨、刘小集、李小楼等一大批“大学生村”,仅就距县城30多公里的贫困村——秋渠乡于寨村来讲,近十年来580多户人家中,竟考出了约300名大学生,其中不乏清北生。这也使得郸城一高一度被本地家长和学生拿来和衡水中学比较。

催生“史上最牛县中”,清北上线人数吊打国省名校

河南作为我国人口大省,上亿的人口基数也给每年的高考升学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清北名校之争可谓异常惨烈。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河南省普通本科招生在争取到大幅扩招的情况下,最终也只能从百万考生中录取34万人左右,其中一本不足10万人。换言之,100个考生中仅34人可读本科,仅不到10人可以进重点院校。

然而激流之下,作为豫东平原一所不显眼的县级中学,郸城一高历经20多年跨越发展,悄然异军突起,考取清北人数、一二本科上线率等多项指标均居全省乃至全国第一,被网友惊呼为“史上最牛县中”。

这一奇迹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郸城一高发迹于1996年,当年学校首次夺取了全市高考状元,并且连续保持了“四连冠”,1998年又取得了清华、北大零突破。2008年,后继校长刘成章上任后,提出“二次创业、做大做强”口号,通过改革激励约束机制,采用全员聘用制和职级工资制,继续扩大战果。2012年,一高考生陈威以716分夺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实现该校省高考状元“零的突破”,

同时有23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位居全省第一。

近十年,郸城一高来已有300多人考取清华、北大,年均考取人数超30人

,一本上线人数连年攀高已逼近4000人,位居全国县级高中第一。2020年,郸城一高再度展现非凡成绩:一本上线3700人,文理科600分以上考生1880人,均居河南省第一;清北上线32人,仅次于郑州外国语学校,全国排名第28位;各批次上线人数实现十四连增、周口市九连冠。尤其是60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郸城一高以净增1107人、增幅达143%,且700分以上考生达11人的惊人成绩,完爆省内名校。

从郸城一高的录取数据来看,它其实并不是最强的,但是就像大家说的“人大附的模式你学不来”,郸城高中也学不来其他超级中学,因为这个“三无”县城的高中没有钱、没有优秀生源,更不可能像其他学校医院花重金去挖顶级的教师资源。

“郸城梦工厂”背后,是农村娃的命运改写史

“衡水模式”成功后,全国各地都不乏高中学习,想要打造出第二个“衡水中学”。一批一批的调研团到衡水取经,但成功的寥寥无几。而郸城一高,这所“三无”中学,却是用自己的方法站在了大众眼前。

相比人大附中、郑州外国语学校、衡水中学等国内众多知名的城市中学,郸城一高可谓身世可怜、家境贫寒——既没有值得炫耀的经济支撑,也没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更没有令人垂涎三尺的全省优质生源。但他们却创造了数百人上清华北大、升学率高达90%的惊艳成绩,催生了令人叹奇的“郸城一高现象”。

究其背后原因,正是来自那些最底层的、渴求知识改变命运的农村娃书写着这一个又一个奇迹。因此,郸城一高也被当地百姓称为“穷孩子的梦工厂”。

据2019年河南年鉴数据显示,郸城县户籍人口136万,但常住人口仅95万,其中城镇人口约38万,城镇化率不足40%。这也意味着,郸城县有约100万的农村户籍人口,每年有40多万的人口净输出,而且大部分属于劳务输出,“空城效应”不言而喻。

这样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郸城一高的生源结构单一,且层次偏低,而该校学生80%来自农村,绝大多数是留守少年。还有大部分是“贫二代”,即便偶尔招收到外地学生,也与本县生源大体差不多——小县城的中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

而在这种条件下郸城一高仅2020年就培养出了7000多个本科生,3700多名一本生。前些年的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陈威、考取清华大学的张朝阳等,这些“高材生”都是家在几十里路开外,风雨兼程奔跑着上学的农村娃,所幸他们都跑出了这个“三无”县城。

所以说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迸发出的力量。

全民联手挖根,大搞“教育扶贫”

“一个贫困家庭如果能够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基本上就挖掉了这个家庭的穷根子。”周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说。作为一名女性县委书记,罗文阁非常看重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她看来,越是贫困县,越要优先抓教育。她以前要求自己当一名“教育县长”,现在要求自己做一名“教育书记”。因为她和全县人民相信,搞好教育不但能从根子上扶贫,还能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积蓄力量。

基于这样的认识,郸城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在教育投入上毫不含糊。每年确定3—4件教育实事列入全县重点工程,重大问题书记、县长亲自研究解决;全县教育投入占到财政支出30%以上,高出省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每年支教教师、新招录教师80%以上分配到农村学校;明确农村教师绩效工资高出县城8%。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郸城县形成了全社会捐资助学的风气——政府、学校、企业联手帮扶贫困生。郸城县学生资助中心,近年来先后资助各阶段学生16万多人次,拨付资助金约2亿元;万洋国际、仙城圆梦基金会和当地商会等一批社会力量每年拿出上百万元资助大学生。就连一些尝到过甜头的贫困村,也专门设立了“村级教育基金”,于寨村对本村孩子考上大学最高给予5000元的奖励。

对于这个GDP干不过一家企业的贫困县来说,官方与民间如此联手“飙”教育,不能不说是郸城孩子的幸运。

师生苦教苦学,魔鬼戴着脚镣跳舞

当地经济的落后,导致郸城的孩子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意愿十分强烈。他们早早就被灌输了只有苦读书才有出路的观念,而没有绝对公平的高考,就成了这些小城少年奋力抓住的“命运稻草”。

曾有媒体采访过郸城一高一名考入北大的学生,问他成功的秘密是什么?他说了两个字:吃苦!由于家庭没法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郸城一高的学生参加高考升学,几乎只能靠“裸分”取胜,城市孩子再熟悉不过的培训班他们几乎从未参加过,最大的培训机构就是自己学校,师生全靠一个“苦”字出成绩。

网络上曾流传过一份郸城一高的作息时间表:他们每天学习长达14小时,比郑州学校要多出3小时左右;基本上不过节假日,每月固定休两天;熄灯之后,手电筒夜读成为大多数寝室“最亮”的风景。而考试多、密度大、集体刷题也成为他们的学习常态,各种规范练、限时练、模拟练、加强卷、仿真卷每天不曾间断,每月考试高达70场。

衡水中学有句耳熟能详的座右铭:“通往清北的路是用卷子铺出来的。”

这句话在郸城一高也得到了印证。一边是学生没日没夜地苦学,一边是老师不舍昼夜地苦教。近年来,郸城一高耀眼的高考成绩,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结构优化,形成了生态化的良性循环,丝毫不输教育学生“抓紧每一分钟”的衡水中学。


竞赛、强基仍是短板

虽然裸考一本上线率和清北录取率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实话实说郸城一高在总的录取数据上与衡水中学还有不小的差距。

与衡水中学裸考、竞赛、强基全面开花的情景截然不同,郸城一高参加学科竞赛、综合评价招生的意识并不强,各类学科竞赛和综合评价招生排行榜上,鲜见该校名字,而衡水中学在这些方面已经在全国名列前茅了。

在2020年五大学科竞赛国集排行榜中,衡水中学以10人的成绩位列前五,郸城一高榜上无名。大家都知道,五大学科竞赛的国集每年有260个名额,这260名学生是可以保送清北的,拿到了国集就等于拿到了清北入场券。郸城一高在这方面等于白白放弃了机会。

同样的,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方面郸城一中也和衡水中学及郑外等中学相差甚远。

“魔鬼训练” 更需长远打算

美国《纽约时报》曾经毫不留情地讥讽过中国落后地区的高考现象:“在某个偏僻的单一产业城镇,他们出产了一批批心无旁骛的应试机器,就像其他一些专门生产袜子和圣诞饰品的中国乡镇一样。”

围城之外的绝大多数人,对于此类围绕应试开展的 “魔鬼训练”般过度教育,大多持批判态度。在他们看来,郸城一高、衡水中学之流就是剥夺学生自由的 “残酷加工厂”,它们的存在加重了升学应试竞赛,破坏了基础教育生态,妨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当然也有亲身经历过的网友表示不服,在他们眼中,这里不是“工厂”,而是梦开始的地方。在教育资源极为有限,经济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不应该否认他们含泪追梦的艰苦付出!

探究郸城一高的发展轨迹,可谓争议此起彼伏,好坏不一而足。有人盛赞它是寒门子弟的“造梦工厂”,也有人指责它是背离了素质教育的“高考加工厂”;有人恶心它是“魔鬼训练” ,也有人钦佩它是 “戴着脚镣跳舞”。而郸城一高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它既能秤出知识的重量,也能秤出社会的期待。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全国高中教育的标杆性学校,郸城一高如何在继续保持教学质量效益的前提下,不固步自封、主动应变求变,跟随时代步伐加快转型,更好地为寒门子弟筑梦造梦,无疑将是一件更能奠基长远、造福社会的事情。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