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婚姻:男人出轨的典型征兆,看看你的老公中了没?男人出轨怎样挽回婚姻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实用)
【第一单元】
1.?《草原》这篇是一篇散文, 作者是老舍, 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龙须沟》、《猫》 、 《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2.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一个“美”字,
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
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 助的深情厚谊。
?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们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 大家站在夕阳 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4.《丁香结》一文的作者是宗璞,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这篇散文分别从视觉和嗅觉描写了丁香花生长环境、开放态势、形状、颜色、气味五个方面的特点。?
5.? “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化解不了的烦恼、愁怨。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总有许多烦恼,要 学会用乐观、豁达的态度生活。?? ? ??
6.“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 正是 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从容、豁达,乐观积极的 生活态度。?
7.《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的诗多写田园山水,世称孟襄阳,和王维并称 为“王孟”。“宿”的意思是住宿,“宿建德江”写出了写作的地点和事由,描写了诗人旅途 中夜泊江上所见的江边夜景,前两句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8.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移舟:划动小船。??? 烟渚:烟雾中水中的陆地。? 诗意: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黄昏时分新愁又涌上我的心头。?
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原野。????? 旷:空旷。? 诗意: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沉。江水清清,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 来与人亲近。??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宋代诗人苏轼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由云到风,又由风到雨,生动地写出了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醉书”的意思是:饮酒之后写下的作品。?
11、诗人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 苏”,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1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翻墨:打翻的墨水。 ?? 遮:遮挡。? 未:没有。?诗意: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
13、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忽然。 ?? 如:?好像。? 诗意: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14、“西江月”是一个词牌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辛弃疾,他是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和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枝:斜伸出的树枝。?惊:受到惊吓。? 诗意: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栖息在枝头的鸟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1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诗意: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诗意: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 过溪想要躲雨。 ?
18、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旧时:往日。? 见:通“现”,出现。? 诗意: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19、《花之歌》的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他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这篇文章借物抒情,描写了花的成长与凋谢,以花的口吻讲述花儿孕育于冬、开放于春、成长于夏、凋谢于秋,赞美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从不顾影自怜,从不孤芳自赏,借花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追求,告诉我们要积极乐观地生活。
三、课外积累
1、描写绿色的词语: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苍翠欲滴 万古长青 千山一碧 青山绿水
2、描写四季景色的名句? (1)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2)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3)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形容景色优美的成语:水天一色、山清水秀、繁花似锦、春暖花开、百花齐放、姹紫嫣红、鸟语花香、春意盎然、春色满园、莺歌燕舞、花团锦簇
【第二单元】
一、字词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迎风招展】随着风飘扬。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大。
【瞻仰】恭敬地看。
【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二、课文知识
1.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句中“暖”和 “寒”形成了鲜明对比, 既写出了天气情况, 又写出了战士们的心理感受。 “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寒”字表现了红军夺取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
3.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句意: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这两句诗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句意:金沙江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高耸人云的悬崖上,把悬崖拍暖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仅剩的十三根铁索,横空高悬在湍急的河上 , 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 这两句诗借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件事写出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英勇精神和战胜敌人后喜悦的心情。??
5、《狼牙山五壮士》按照
事情发展的顺序
记叙的,全文记叙的顺序是:①接受任务;?②诱敌上山??;③引上绝路?;?④英勇歼敌?;?⑤跳下悬崖??。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 ?
6、《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主要向我们介绍 了会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盛大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 激动的心情。?
7、“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 了”这句话,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8、课文描写阅兵式的场面时,既具体写到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等兵种接受检阅的情况,也从整体上介绍了部队经过主席台前的情况,有点有面,详细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灯光》写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的千万盏灯和听到的“多好啊”回忆起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 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 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课外积累
1.含有近义词的词语:昂首挺胸?斩钉截铁?粉身碎骨?兴国安邦??翻山越岭??调兵遣将??甜言蜜语?
2.含有反义词的词语:?惊天动地?横七竖八?大同小异?七上八下??舍近求远??街头巷尾??转危为安?声东击西?
3、形容情况万分危急的词语:? 千钧一发?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火烧眉毛?岌岌可危
4、爱国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 表示人的精神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 ?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肝胆相照? ?舍己为人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大公无私
【第三单元】
(一)竹节人
1、重点:
掌握刻画人物入迷的形象的写作方法,可抓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作具体描写。
2、主题概括《竹节人》围绕“竹节人”主要写了( “我们”用毛笔做竹节人)、(“我们”斗竹节人 )、( 老师没收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 (快乐、有趣)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3、整体把握
本文通过对
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
以及老师
没收竹节人
却也自己偷
偷玩竹节人
的叙述
与描写,
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的喜悦与满足
,同时通过对老师也自己偷偷斗
竹节人的叙述,
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
并且为“我们”的竹节人能够得到老师的青
睐而
深感自豪
,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带来的心灵快乐。
问题一:斗竹节人的乐趣主要表现在哪几种情形呢?
首先,是竹节人没头没脑地对打,不知疲倦,也永不倒下。(简单的玩法折射出的是单的爱与纯洁无瑕的乐。)
其次,就是当一个“斗士”的线被卡住时,“斗士”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用“斗士”与“傻样子”构成反差,生动地写出僵住的竹节人直挺挺、一动不动的可笑模样,表现当时玩游戏的快乐与胜利时的喜悦心情。)
再次,挖空心思给竹节人制作武器,创造名号,使竹节人显得更加神气威武。
接着.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要技高一筹,发明了橡皮脑袋和纸盗甲,却弄巧成拙,这样的竹节人中看不中用,反而不敌对手。
最后,同学们在大规模的、热烈的搏斗中人迷,忘记上课。(从侧面烘托出竹节人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满足。)
问题二:
老师没收竹节人,表现出老师不苟言笑、威严无比的形象。
与后文老师玩竹节人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老师温柔赤诚的内心,活泼亲切的形象。
竹节人受到老师的青睐
侧面烘托出这个游戏的有趣
,
表达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
竹节人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
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
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问题三: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语句的言外之意。
2)那一受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
3)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4)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我们小时候”
物质条件不够好
,不像现在、玩具的品种多、而且人们也有钱买,而那时的玩具“只能自己做”,强调“都”“只能”,有点儿
辛酸
,也带一点儿
调侃
意味。
2)我们的毛笔
都用来做竹节人
了,因为做得多,所以毛笔就
“丢”得多
,卖毛笔的生意当然就好了。两相
对比
,显示出“我”的
窃喜与得意
。
3)
对游戏发明者的猜测
,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在课桌裂缝中玩竹节人的这种
玩法的喜爱
。
4)原来老师也喜欢,甚至很爱玩竹节人!这让我们感受到
志趣的相近
,心灵的契合距离的拉近,所以怨恨和沮丧都消失了
问题四:
文中的一些语句,具有
夸张
的色彩。
1、“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课桌豁口既宽且长,大词小用,极力表现课桌的破旧,有幽默的效果。
2、“建立了赫赫伟绩”,
夸张,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表现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第四单元】
穷人
1、《穷人》是 俄 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述了一个寒风呼啸的的夜晚,桑娜 和 渔夫 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 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他们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的美好品质。
2、课文通过对 环境 、心理活动 和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 环境 描写,表现桑娜的 勤劳和善良 。
4、而文中细致的 心理 描写,表现了她既 紧张 又 担忧 的矛盾心理,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形象。
5、人物对话,个性鲜明,渔夫的话显示他
爽直、乐于助人
的品质 ,桑娜说话断断续续,表明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同样反映了
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
的善良品质。
6、体会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①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②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表示省略递减的次数)
③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语意的跳跃)
④我嘛……缝缝补补……(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7、“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的意思是: 忍受 ,说明渔夫 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 ,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
8、近义词:
舒适——舒服 顾惜——怜惜 抱怨——埋怨 忧虑——焦虑 心惊肉跳——胆战惊心
反义词:
潮湿——干燥 严肃——活泼 寒风呼啸——暖风习习
9、写作背景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10、写作特点
(1)、课文以故事的发展为顺序,以桑娜的活动为线索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
(2)、运用了行动、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五单元
《夏天里的成长》
常考问题:
1、课文是怎样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来写的?
答:整篇课文围绕这句话,从生物(第2自然段)、无生命的事物(第3自然段)、人(第4自然段)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时期。
2、第 2 自然段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读一读,说说写到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答:(1)植物:绿蔓、竹子、高粱、苞蕾、鲜花、小果实、苔藓、草、菜。
(2)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这一段围绕“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一中心,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动物,并抓住各种动植物飞快生长的状态特点,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描写,突出中心。
3、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这句引用的谚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作者引用“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表达生长要趁最适宜的时机赶快长,时不待人的意思,语言生动活泼。
4、“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
赶热天
,尽量地用力地
长
。”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答:“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也要及时长,尽力长,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第六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
一、字词
1、同音字
Xié ( )助 ( )手 威( ) 倾( ) 要( ) 和( )
2、解词
渺小: 指非常微小或完全无关紧要,本文指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非常不起眼、微小。
二、课内知识
1、《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2、举例说说,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打比方)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
③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列数字)
④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举例子)
3、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
它容易破碎是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
4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一个地球”既是课题,又是向人们敲起的警钟:地球只有一个,如果不精心保护它,人类将别无去处!
5、“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别的星球)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们应该(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三、重点句子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解析:这句话是作者对
地球
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
美丽可爱
,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
热爱之情
。
这句话运用
打比方的
说明方法,句中将
地球
比作
母亲、摇篮
。
打比方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
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
。
2、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解析:这句话运用
列数字、作比较的
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很渺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说明地球很小,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解析:“本来”的意思是:先前,原本。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补充:说明文阅读常考知识点
(一)揣摩说明文语言
1.加点词好在哪里?(或有何作用)
答题方式:用了加点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3. 加点的词在文中能否删去?说明理由
(1)表态。不能删或不能替换
(2) 定性。解释该词在文中的意思,如“约、左右”表示不确定;“仅、只”为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或少数范围;“几乎”表示将近于、接近于;“大概”表示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大体”表示多数情形或主要方面;“可能、也许”表示猜测、推测、估计的情况;“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含特殊情况等
(3)若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显得太绝对化)
(4)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二)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1.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明确,更有说服力
2.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4.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5. 用引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6.下定义: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更科学、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第七单元
《月光曲》
一、近义词辨析
1、恬静——安静
相同点:这两个词都有表示心里平静的意思。
不同点:恬静:往往用于人的内心感到舒适而表露出一种平静的神态;
安静:除了表示心理活动,还可以用来描写环境没有声音的干扰。
(1)夜深了,周围( )极了,一切都再沉睡中。
(2)姑娘那( )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2、幽静——清幽
相同点:两者都有表示环境很静的意思。
不同点:幽静:是优雅寂静,“静”有安静的意思;
清幽:是秀丽而幽静,“清”含有秀丽的意思。
(1)春天的樱花公园,( )的林中小道上不时走过三三两两的游人。
(2)这片树林远离大路,树木茂盛,显得很( )。
3、苏醒——觉醒
相同点:这两个词都指醒过来,结束了原来好像睡着一样的糊涂状态。
不同点:觉醒:指觉悟,用在思想上,表示认识问题从不清楚到清楚;
苏醒:原来的意思是昏迷后醒过来,指人失去知觉后得到恢复。也可以像课文中那样,用来描写出神后的清醒。
(1)在巨大的教育攻势下,他终于( )了,向人民政府交待自己的罪行。
(2)他刚( )过来,就忙问:“那些书受损失吗?”。
二、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 )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 ),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 》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 ),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
三、《月光曲》的三幅画面(虚写)
1、月亮刚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2、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
3、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
四、其余值得注意的知识点
1、由上面的画面可知,《月光曲》的曲调应该是( )
A、舒缓———明快————高昂
B、明快———高昂————舒缓
C、高昂———明快————舒缓
2、兄妹俩的神情:入神、激动、恬静、陶醉
3、区分第九自然段
联想与实写
的部分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是由事物引发的,是作者思考活动的结果。
第八单元
《少年闰土》
一、本文运用了
倒叙
的记叙方法。
开头描绘了闰土
月夜刺猹
,再按照
事情发展的顺序
:
初识闰土
——
听闰土讲海边趣事
——
与闰土分别
,刻画了一个
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勇敢、见识广
的农村
健康少年
。
二、值得关注的重点句子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解析: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
起补充说明的
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补充:
常见的破折号用法
①
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1)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2)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②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2)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④表示语音的延长
(1)“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2)“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3)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⑤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解析:
“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
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
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
“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解析:
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指
“我”往常的朋友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
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句话的意思:
“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4、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解析: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
5、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
扫出
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支起
一个大竹匾,
撒下
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拉
,那鸟雀就
罩
在竹匾下了。
解析:
“扫出、支起、撒下、拉、罩”等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形象地
写了捕鸟的过程,表现了闰土聪明,有能耐。
三、闰土给我讲了哪些希奇的事?
四、闰土是一个
健康可爱、热情友好、见识丰富、机智勇敢、聪明能干
的农村少年。(请在文中找出是如何体现的)
2020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实用)
【第一单元】
1.?《草原》这篇是一篇散文, 作者是老舍, 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龙须沟》、《猫》 、 《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2.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一个“美”字,
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
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 助的深情厚谊。
?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们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 大家站在夕阳 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4.《丁香结》一文的作者是宗璞,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这篇散文分别从视觉和嗅觉描写了丁香花生长环境、开放态势、形状、颜色、气味五个方面的特点。?
5.? “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化解不了的烦恼、愁怨。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总有许多烦恼,要 学会用乐观、豁达的态度生活。?? ? ??
6.“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 正是 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从容、豁达,乐观积极的 生活态度。?
7.《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的诗多写田园山水,世称孟襄阳,和王维并称 为“王孟”。“宿”的意思是住宿,“宿建德江”写出了写作的地点和事由,描写了诗人旅途 中夜泊江上所见的江边夜景,前两句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8.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移舟:划动小船。??? 烟渚:烟雾中水中的陆地。? 诗意: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黄昏时分新愁又涌上我的心头。?
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原野。????? 旷:空旷。? 诗意: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沉。江水清清,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 来与人亲近。??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宋代诗人苏轼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由云到风,又由风到雨,生动地写出了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醉书”的意思是:饮酒之后写下的作品。?
11、诗人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 苏”,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1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翻墨:打翻的墨水。 ?? 遮:遮挡。? 未:没有。?诗意: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
13、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忽然。 ?? 如:?好像。? 诗意: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14、“西江月”是一个词牌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辛弃疾,他是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和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枝:斜伸出的树枝。?惊:受到惊吓。? 诗意: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栖息在枝头的鸟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1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诗意: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诗意: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 过溪想要躲雨。 ?
18、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旧时:往日。? 见:通“现”,出现。? 诗意: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19、《花之歌》的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他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这篇文章借物抒情,描写了花的成长与凋谢,以花的口吻讲述花儿孕育于冬、开放于春、成长于夏、凋谢于秋,赞美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从不顾影自怜,从不孤芳自赏,借花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追求,告诉我们要积极乐观地生活。
三、课外积累
1、描写绿色的词语: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苍翠欲滴 万古长青 千山一碧 青山绿水
2、描写四季景色的名句? (1)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2)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3)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形容景色优美的成语:水天一色、山清水秀、繁花似锦、春暖花开、百花齐放、姹紫嫣红、鸟语花香、春意盎然、春色满园、莺歌燕舞、花团锦簇
【第二单元】
一、字词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迎风招展】随着风飘扬。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大。
【瞻仰】恭敬地看。
【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二、课文知识
1.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句中“暖”和 “寒”形成了鲜明对比, 既写出了天气情况, 又写出了战士们的心理感受。 “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寒”字表现了红军夺取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
3.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句意: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这两句诗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句意:金沙江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高耸人云的悬崖上,把悬崖拍暖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仅剩的十三根铁索,横空高悬在湍急的河上 , 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 这两句诗借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件事写出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英勇精神和战胜敌人后喜悦的心情。??
5、《狼牙山五壮士》按照
事情发展的顺序
记叙的,全文记叙的顺序是:①接受任务;?②诱敌上山??;③引上绝路?;?④英勇歼敌?;?⑤跳下悬崖??。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 ?
6、《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主要向我们介绍 了会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盛大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 激动的心情。?
7、“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 了”这句话,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8、课文描写阅兵式的场面时,既具体写到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等兵种接受检阅的情况,也从整体上介绍了部队经过主席台前的情况,有点有面,详细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灯光》写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的千万盏灯和听到的“多好啊”回忆起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 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 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课外积累
1.含有近义词的词语:昂首挺胸?斩钉截铁?粉身碎骨?兴国安邦??翻山越岭??调兵遣将??甜言蜜语?
2.含有反义词的词语:?惊天动地?横七竖八?大同小异?七上八下??舍近求远??街头巷尾??转危为安?声东击西?
3、形容情况万分危急的词语:? 千钧一发?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火烧眉毛?岌岌可危
4、爱国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 表示人的精神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 ?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肝胆相照? ?舍己为人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大公无私
【第三单元】
(一)竹节人
1、重点:
掌握刻画人物入迷的形象的写作方法,可抓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作具体描写。
2、主题概括《竹节人》围绕“竹节人”主要写了( “我们”用毛笔做竹节人)、(“我们”斗竹节人 )、( 老师没收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 (快乐、有趣)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3、整体把握
本文通过对
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
以及老师
没收竹节人
却也自己偷
偷玩竹节人
的叙述
与描写,
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的喜悦与满足
,同时通过对老师也自己偷偷斗
竹节人的叙述,
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
并且为“我们”的竹节人能够得到老师的青
睐而
深感自豪
,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带来的心灵快乐。
问题一:斗竹节人的乐趣主要表现在哪几种情形呢?
首先,是竹节人没头没脑地对打,不知疲倦,也永不倒下。(简单的玩法折射出的是单的爱与纯洁无瑕的乐。)
其次,就是当一个“斗士”的线被卡住时,“斗士”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用“斗士”与“傻样子”构成反差,生动地写出僵住的竹节人直挺挺、一动不动的可笑模样,表现当时玩游戏的快乐与胜利时的喜悦心情。)
再次,挖空心思给竹节人制作武器,创造名号,使竹节人显得更加神气威武。
接着.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要技高一筹,发明了橡皮脑袋和纸盗甲,却弄巧成拙,这样的竹节人中看不中用,反而不敌对手。
最后,同学们在大规模的、热烈的搏斗中人迷,忘记上课。(从侧面烘托出竹节人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满足。)
问题二:
为什么要写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
老师没收竹节人,表现出老师不苟言笑、威严无比的形象。
与后文老师玩竹节人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老师温柔赤诚的内心,活泼亲切的形象。
竹节人受到老师的青睐
侧面烘托出这个游戏的有趣
,
表达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
竹节人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
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
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问题三: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语句的言外之意。
1)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
2)那一受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
3)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4)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我们小时候”
物质条件不够好
,不像现在、玩具的品种多、而且人们也有钱买,而那时的玩具“只能自己做”,强调“都”“只能”,有点儿
辛酸
,也带一点儿
调侃
意味。
2)我们的毛笔
都用来做竹节人
了,因为做得多,所以毛笔就
“丢”得多
,卖毛笔的生意当然就好了。两相
对比
,显示出“我”的
窃喜与得意
。
3)
对游戏发明者的猜测
,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在课桌裂缝中玩竹节人的这种
玩法的喜爱
。
4)原来老师也喜欢,甚至很爱玩竹节人!这让我们感受到
志趣的相近
,心灵的契合距离的拉近,所以怨恨和沮丧都消失了
问题四:
文中的一些语句,具有
夸张
的色彩。
1、“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课桌豁口既宽且长,大词小用,极力表现课桌的破旧,有幽默的效果。
2、“建立了赫赫伟绩”,
夸张,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表现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第四单元】
穷人
1、《穷人》是 俄 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述了一个寒风呼啸的的夜晚,桑娜 和 渔夫 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 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他们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的美好品质。
2、课文通过对 环境 、心理活动 和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 环境 描写,表现桑娜的 勤劳和善良 。
4、而文中细致的 心理 描写,表现了她既 紧张 又 担忧 的矛盾心理,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形象。
5、人物对话,个性鲜明,渔夫的话显示他
爽直、乐于助人
的品质 ,桑娜说话断断续续,表明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同样反映了
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
的善良品质。
6、体会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①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②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表示省略递减的次数)
③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语意的跳跃)
④我嘛……缝缝补补……(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7、“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的意思是: 忍受 ,说明渔夫 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 ,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
8、近义词:
舒适——舒服 顾惜——怜惜 抱怨——埋怨 忧虑——焦虑 心惊肉跳——胆战惊心
反义词:
潮湿——干燥 严肃——活泼 寒风呼啸——暖风习习
9、写作背景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10、写作特点
(1)、课文以故事的发展为顺序,以桑娜的活动为线索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
(2)、运用了行动、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五单元
《夏天里的成长》
常考问题:
1、课文是怎样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来写的?
答:整篇课文围绕这句话,从生物(第2自然段)、无生命的事物(第3自然段)、人(第4自然段)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时期。
2、第 2 自然段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读一读,说说写到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答:(1)植物:绿蔓、竹子、高粱、苞蕾、鲜花、小果实、苔藓、草、菜。
(2)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这一段围绕“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一中心,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动物,并抓住各种动植物飞快生长的状态特点,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描写,突出中心。
3、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这句引用的谚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作者引用“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表达生长要趁最适宜的时机赶快长,时不待人的意思,语言生动活泼。
4、“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
赶热天
,尽量地用力地
长
。”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答:“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也要及时长,尽力长,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第六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
一、字词
1、同音字
Xié ( )助 ( )手 威( ) 倾( ) 要( ) 和( )
2、解词
渺小: 指非常微小或完全无关紧要,本文指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非常不起眼、微小。
二、课内知识
1、《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2、举例说说,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打比方)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
③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列数字)
④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举例子)
3、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
它容易破碎是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
4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一个地球”既是课题,又是向人们敲起的警钟:地球只有一个,如果不精心保护它,人类将别无去处!
5、“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别的星球)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们应该(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三、重点句子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解析:这句话是作者对
地球
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
美丽可爱
,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
热爱之情
。
这句话运用
打比方的
说明方法,句中将
地球
比作
母亲、摇篮
。
打比方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
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
。
2、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解析:这句话运用
列数字、作比较的
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很渺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说明地球很小,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解析:“本来”的意思是:先前,原本。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补充:说明文阅读常考知识点
(一)揣摩说明文语言
1.加点词好在哪里?(或有何作用)
答题方式:用了加点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3. 加点的词在文中能否删去?说明理由
(1)表态。不能删或不能替换
(2) 定性。解释该词在文中的意思,如“约、左右”表示不确定;“仅、只”为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或少数范围;“几乎”表示将近于、接近于;“大概”表示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大体”表示多数情形或主要方面;“可能、也许”表示猜测、推测、估计的情况;“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含特殊情况等
(3)若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显得太绝对化)
(4)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二)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1.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明确,更有说服力
2.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4.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5. 用引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6.下定义: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更科学、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第七单元
《月光曲》
一、近义词辨析
1、恬静——安静
相同点:这两个词都有表示心里平静的意思。
不同点:恬静:往往用于人的内心感到舒适而表露出一种平静的神态;
安静:除了表示心理活动,还可以用来描写环境没有声音的干扰。
(1)夜深了,周围( )极了,一切都再沉睡中。
(2)姑娘那( )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2、幽静——清幽
相同点:两者都有表示环境很静的意思。
不同点:幽静:是优雅寂静,“静”有安静的意思;
清幽:是秀丽而幽静,“清”含有秀丽的意思。
(1)春天的樱花公园,( )的林中小道上不时走过三三两两的游人。
(2)这片树林远离大路,树木茂盛,显得很( )。
3、苏醒——觉醒
相同点:这两个词都指醒过来,结束了原来好像睡着一样的糊涂状态。
不同点:觉醒:指觉悟,用在思想上,表示认识问题从不清楚到清楚;
苏醒:原来的意思是昏迷后醒过来,指人失去知觉后得到恢复。也可以像课文中那样,用来描写出神后的清醒。
(1)在巨大的教育攻势下,他终于( )了,向人民政府交待自己的罪行。
(2)他刚( )过来,就忙问:“那些书受损失吗?”。
二、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 )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 ),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 》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 ),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
三、《月光曲》的三幅画面(虚写)
1、月亮刚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2、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
3、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
四、其余值得注意的知识点
1、由上面的画面可知,《月光曲》的曲调应该是( )
A、舒缓———明快————高昂
B、明快———高昂————舒缓
C、高昂———明快————舒缓
2、兄妹俩的神情:入神、激动、恬静、陶醉
3、区分第九自然段
联想与实写
的部分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是由事物引发的,是作者思考活动的结果。
第八单元
《少年闰土》
一、本文运用了
倒叙
的记叙方法。
开头描绘了闰土
月夜刺猹
,再按照
事情发展的顺序
:
初识闰土
——
听闰土讲海边趣事
——
与闰土分别
,刻画了一个
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勇敢、见识广
的农村
健康少年
。
二、值得关注的重点句子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解析: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
起补充说明的
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补充:
常见的破折号用法
①
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1)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2)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②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2)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④表示语音的延长
(1)“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2)“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3)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⑤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解析:
“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
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
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
“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解析:
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指
“我”往常的朋友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
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句话的意思:
“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4、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解析: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
5、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
扫出
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支起
一个大竹匾,
撒下
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拉
,那鸟雀就
罩
在竹匾下了。
解析:
“扫出、支起、撒下、拉、罩”等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形象地
写了捕鸟的过程,表现了闰土聪明,有能耐。
三、闰土给我讲了哪些希奇的事?
四、闰土是一个
健康可爱、热情友好、见识丰富、机智勇敢、聪明能干
的农村少年。(请在文中找出是如何体现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