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第一次约会提出留宿他家, 怎样修复出轨的婚姻?
北洋原本是个地理名词,专指 渤海 、 黄海 等区域。
北洋这个词并非是在大清才出现的,早在北宋时期这个词就诞生了。
宋朝著名词人、地理学家、史学家 姚宽在他的 《西溪丛语》一书中写道:“今自 二浙 至 登州 与 密州 ,皆由 北洋 ,水极险恶。”其中的二浙是指宋代行政区划浙江东路与浙江西路 的合称,登州属于现在的烟台地区,密州即现在的山东省诸城,都是沿海地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从浙江一带来到山东半岛,它们都属于北洋,这里波涛汹涌,巨浪滔天。
到了清朝统治时期,北洋的地理概念没有多大变化,包括黄海、渤海及沿海地区,具体包括奉天 (今 辽宁省 )、 直隶 (今 河北省 )、 山东等沿海地区。
总的来说,在晚清,以上海吴淞口为界,长江以北的均为北洋,江苏以及以北、包括山东、天津、等各口岸的地域概念。
北洋大臣
北洋是和南洋相对应的,南洋指江苏以南直到中国最南边的南海。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对外开放,开始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衙门的首长叫北洋通商大臣,设立的具体时间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其中三口通商大臣及五口通商大臣,通商大臣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处理对外通商(包括外交)事务。
三口通商大臣负责管理的三口,牛庄、天津和登州三口。同治九年(1870年),清政府改三口通商大臣为北洋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一般由直隶总督兼任。管辖范围有所扩大,负责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的通商、洋务,以及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
北洋大臣位高权重,一般由大清要员担任,担任过这个职务的,都是晚清的风云人物,如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
北洋水师
提到北洋,大家不由会想到"北洋水师",它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大清四大水师(北洋、南洋、福建以及广东水师)之一,创建于1888年。
甲午战争中,被清政府寄予厚望的北洋水师,在日本海军的沉重打击下全军覆灭。
北洋军
北洋是如何跟 "北洋军阀"、"北洋政府"产生联系的?这要从北洋军说起。
满清夺取政权的生力军是以满族和蒙古族为主组建的八旗军,但是到了中后期,八旗兵开始腐败,战斗力下降,成为摆设。
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到了晚清也开始腐败、堕落,不堪一击。因此,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这两支部队无法抵挡,最后还是靠新崛起的湘军和淮军镇压,保住了大清江山。
太平军被镇压后湘军解散,淮军就成为大清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可是这支部队也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甲午战争爆发后在日军的打击下一败千里,溃不成军。
淮军的糟糕表现,让清政府大失所望,不再依赖,决心另外组建一支军队保卫大清江山。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2月8日,在奕欣、荣禄等重臣联名奏请下,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编成"定武军"。
随后改派袁世凯训练新军。袁世凯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4000余人扩编至7300人,定名"新建陆军"。由于其所在区域属于北洋,因此也把这支部队称北洋新军。
北洋军阀
北洋军组建的初衷,是为大清保驾护航的,可是袁世凯脑后长了反骨,不但没有保护大清江山,反而成为大清终结者。
小站练兵给袁世凯培植党羽,发展个人势力,颠覆大清创造了机会。
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相继死去,3岁的宣统皇帝继位,图谋不轨的袁世凯趁机逼宫,让宣统退位,取代大清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
当初小站练兵的骨干,都是袁世凯的亲信,埋葬大清王朝的中坚力量。
他们中,有被称为北洋三杰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还有李纯、曹锟、吴佩孚、王占元、陈光远、段芝贵、倪嗣冲、陆建章、张怀芝、张敬尧、田中玉、卢永祥、齐燮元、孙传芳等等。就连闹复辟的辫子元帅张勋,也曾一度投身小站;而小兵出身的冯玉祥、还有孙岳等革命党,当年也曾经是袁世凯的小马仔。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些手握重兵的枭雄,既是大清王朝的掘墓人,也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由于他们出身于北洋军,或者曾经是北洋军头子袁世凯的部下,所以后人管他们叫北洋军阀。
北洋政府
袁世凯处心积虑要将大清取而代之,手下除了这么多武将,还有一大批谋士,为袁世凯鞍前马后效劳,他们是徐世昌、朱家宝、周自齐、梁士诒、曹汝霖、陆宗舆、王揖唐等。
这些人也曾经活跃于民国初期政治舞台,有的还是主角。
所以人们把袁世凯和其手下先后组成的政府,叫北洋政府。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6日在北京当选正式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成立 。
北洋政府清朝灭亡即1912年组建,到1928年蒋介石上台结束,存在了16年的时间。
北洋政府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袁世凯统治时期、皖系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军阀统治时期 。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从清朝灭亡,到袁世凯称帝、在全国人民声讨中死去。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袁世凯一死,北洋军群龙无首,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代 。
北洋派内部分裂为曹锟、冯国璋、吴佩孚的直系,和段祺瑞、徐树铮、段芝贵为首的皖系。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的爆发,导致皖系军阀土崩瓦解 。
直系统治时期(1920~1924)
直皖战争爆发时,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依仗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植,在东北崛起 。
直系与奉系结盟,跟皖系开打。
直系和奉系打败皖系,坐地分赃,双共同控制了北京政府。
由于分赃不均,1922年4月,直奉爆发战争,经过一番激战,直系取胜控制中央政权。
奉系统治时期(1924~1928)
直系垮台后,奉系控制了北京政权。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奉军一败涂地,张作霖失去利用价值被日军炸死,奉系时代结束。
1928年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军阀政府寿终正寝。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洋政府时期,狗咬狗的战争频繁爆发,他们都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战,给国家和百姓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比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还要乱。三国时期资中原大部分地区在曹操有效统治之下,江南大部分地区和四川被孙权和刘备控制,总体上局势是稳定的。即使爆发战争,也是局部战争。而且曹操统治时期,三国政权没有更迭。
但是北洋军阀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像走马灯一样更换。
从1916年至1928年短短的13年中,就出现过38届内阁,最短的两届存在不到一周 。
实事求是地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最混乱时期,也是中央政府最没有权威的时期,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南北如一丘之貉”。
北洋政府的亮点
北洋政府中,除了张作霖之流无底线卖国的军阀,还有一批出泥不染的政要,他们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忧国忧民;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他们鞠躬尽瘁,为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当属北洋政府收回山东权益的外交努力。
山东胶州湾、胶济铁路在日本控制之下。
从1921年11月开始,到1922年2月结束,北洋政府在英美斡旋下,经过三十六次艰苦会谈,签订了《山东悬案条约》共计十一节二十八条,附约六条。
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代表在《山东悬案条约》上签字,山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其中包括胶州租界完全交还中国,海关同时收归中国管辖;公产及原属中国者无偿归还;中国将胶澳自行开作商埠;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日军限期撤退;青岛盐场由中国给价赎回;胶济铁路沿线各矿交还中国后,由中国特许公司承办。
922年12月10日,北洋政府从日本手中接收了青岛,灾难深重的青岛人民结束了当奴隶的历史。
平心而论,取得这样的胜利实属不易,当时皖系垮台,徐世昌为大总统的北洋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前途未卜;那些文官的明天如何,谁也不知道,饭碗有随时丢掉的威胁。
但是徐世昌内阁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不辞辛劳开始为国家民族争取权益,非常难得。
需要指出的是,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的,都是文官,跟不顾人民死活的北洋军阀关系不大。
当时活跃在中国外交舞台上的,是顾维钧、颜惠庆、王正廷、王宠惠等一批职业外交官。他们有使命感,有爱国情怀,还有外交经验,通晓国际外交规则;在谈判中有理有节、不卑不亢,赢得各国尊重;他们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辞辛劳、殚精竭虑,值得铭记!
除此之外,北洋政府还在1918年出兵西伯利亚海参崴地区,1919年出兵外蒙古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尽管行动过程并不完美,存在争议;但精神可嘉,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