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婚姻攻略:幸福的婚姻有赖于两个人拯救婚姻方法

admin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100年看上海,1000看北京,3000年看河南。

暂且不说这个说法准不准确,起码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河南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说到河南,不得不提到的一点就是河南方言

"在河南,有一种不服,叫咋着,有一种可以,叫中,有一种距离,叫够不着,有一种空荡,叫木任啥,有一种土块,叫坷拉,有一种纸牌,叫接竹竿,有一种游戏,叫藏老闷,有一种聪明,叫能类不轻,有一种愚蠢,叫信球货,有一种漂亮,叫可排场,有一种潇洒,叫可光棍,有一种赶时髦,叫烧包,有一种开心,叫怪得劲,有一种空虚,叫可灼急···"

除了河南人,估计大多数人听到河南方言最多的还是在小品或影视剧作品中,俞白眉曾这样说过:"中国有两种方言的幽默感和通行度是最好的,东北话和河南话,全国人民都能听懂的只有这两种方言,河南话是一种无障碍的喜剧语言。"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河南方言,那么它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料记载,河南省西部处于夏朝统治版图中,其方言源自受东夷影响的华夏语,商朝统治中原几百年后,商语被中原地区的华夏语所同化,成为今日河南话的雏形,也就是洛阳话。而洛阳话后来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从魏晋南北朝到秦汉魏晋,再到唐朝,一直被推广和沿用,可以说,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河南话都是官方指定用语,属汉语中原官话。

中原官话,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通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区的中原官话,即为人们通常习惯所说的狭义的河南话;其次是通行于豫北太行山一带的晋语,主要分布在济源、焦作、新乡、鹤壁、安阳等地;还有一小部分是通行于豫南地区的江淮方言,以信阳的新县、光山县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这三类均不可以顺利交流。

河南方言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河南话的口音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宋朝时的河南话还是8个声调,到了明朝就变成了5个声调。现在,河南话中也有很多独特的音,甚至很多字大家只会说不会写。有网友就做了个总结。

据说,下面这些字,90%的河南人只会说,不会写:

[读音]ǒu[释义]烤过度的东西出现碳化的迹象[引自]《管子·侈靡篇》古之祭有时而熰。《注》熰,热甚也。[举例]火上的东西快拿起来,都烤熰了。

[读音]tēng[释义]把凉了的物体再加热或烤热[引自]《集韻》他東切,音通。以火煖物也。[举例]你的衣服湿了,脱下来在火上熥熥。

[读音]biǎn[释义]卷起衣袖[引自]《说文通训定声》缏,缝缉其边曰缏。这里用引申义,因为袖子或裤子挽起的部分很像衣服被缝纫形成的缏。[举例]干活就把袖子缏起来,省的弄脏。

癔症[读音]yi zheng[释义]走神,发呆,说梦话[引自][举例]晚上开车看着点,别发癔症。

[读音]字典里读音juē,方言里变音quē[释义]古同"绝",折断;断绝。[引自]元·佚名《盆儿鬼》:我待撧枝在头上插。[举例]过来把这个树枝撧断了。

[读音]liǎo[释义]古同「燎」。火烧[引自][举例]别靠火那么近,小心把衣服爒了。

吃起来可艮gen(食物坚硬而不松脆)[读音][释义]食物坚硬而不松脆。也指为人特别执拗,过于认真或者行动缓慢。[引自][举例]这个萝卜吃起来可艮。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艮不听话。

[读音]hāo[释义]揪[引自]《说文解字》拔去田艸也。[举例]你俩打架不要薅头发。

[读音]māo(河南地区发音:māo mōu mō mù 均有)[释义]没有[引自][举例]略,中国各地方言发音略不同,但都指没有的意思。

抪拉[读音]bu la[释义]用手来回拨弄;用手擦。[引自][举例]他在朋友进屋前赶紧抪拉了一下桌子上的灰。

[读音]yuě[释义]呕吐,或要吐而吐不出东西来。[引自]明·张自烈《正字通》:方书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声有物曰呕。[举例]吃得不舒服,想干哕。

[读音]wǎ[释义]以手或瓢状舀取。[引自]宋·司马光《类篇》:吴俗谓手爬物曰搲。元人杂剧《陈州粜米》第一折:他那边又搲了些米去了。[举例]没吃饱,再给我搲点儿米饭。

[读音]dèn[释义]拉,猛拉,使伸直或平整。[引自]清·《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都困切,音顿。撼也。又《博雅》引也。一曰摩也。[举例]刚洗好的床单太皱,来,跟我一起扽平整。

[读音]yū[释义]液体沸腾溢出。[引自]宋·《广韵》:鬻,薄没切:说文吹釜溢也。清·《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今江苏俗谓火盛水鬻溢出为铺出,鬻之转语也,正当作鬻字。[举例]米汤煮得快鬻出来了。

[读音]bú[释义]酒﹑酱﹑醋等因败坏而生的白霉。亦泛指一切东西受潮而表面出现霉斑。[引自]杨万里《风雨》: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懒拂尘。[举例]这个菜赶快放冰箱里面,要不明天就出醭。

[读音]liáo[释义]粗线缝缀。[引自]民国章炳麟《新方言》:凡非绽裂而粗率缝之曰敹。[举例]袖口炸线了,给它敹几针就好了。

[读音]fàn[释义]禽类下蛋;生子多而整齐划一,也是繁殖的意思。[引自]清·《康熙字典》:同娩。息也。清·《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谓生子多而如一也。[举例]昨晚,他家的老母鸡又嬎了三个鸡蛋。

[读音]bǎn[释义]扔,丢弃。[引自]西汉·杨雄《方言》卷十:拌,弃也。楚凡挥弃物谓之拌。[举例]把这些垃圾拌出去。

[读音]piǎn[释义]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引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谝,便巧言也。清·蒲松龄《增补幸云曲》第十六回:这奴才不弹琵琶,光谝他的汗巾子,望我夸他。[举例]他买了个戒指,老在我面前谝。

[读音]quē[释义]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将液体轻轻倒出。[引自][举例]你别悫我了。

面的这些河南方言,会写的快快举个手!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