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图片

访客

文人爱砚,爱不爱这些做砚的奇女子?

那些玩砚台的女人

做砚台的美女有多少?这里有个集合!

制砚女匠人,她们是砚界的艺术女神!

编者:琅琊紫金砚工作室(微信号zijinli567)

(1)

孟小凡和宁夏贺兰砚

中国日报 记者 胡冬梅 摄影 余成

贺兰石,为宁夏五宝之首,誉为宁夏的“蓝宝”,产于宁夏贺兰山滚钟口,是大自然经过数亿年的磨练而形成的“精灵”,绿紫两色,天然交错,刚柔相宜。

将贺兰石雕刻成贺兰砚,在清末就已经流传“一端二歙三贺兰”的说法, 90年出生的小姑娘孟小凡第一次见到贺兰石就被它吸引,开始自己摸索着学习制砚 。

展开全文

2017年,孟小凡遇到上官男孩名字大全2014年了宁夏闫家砚第四代传承人闫淑丽老师,开始跟随闫淑丽老师学习,从最基础的相石,找平开始一点一点学习,勤学苦练。

孟小凡说:“看着其貌不扬的一块石头在我手上慢慢展露出它的模样,这种成就感就像母爱一般,更加让我欣喜的是,有人看到我的作品,听到我对手中这块石头的讲解,就和我一样喜欢上的贺兰石。”

(2)

琼花:刀耕砚田

自述 琼花·编辑 豆豆

琼花从婺源、肇庆归来后,搬到上官男孩名字大全2014年了湖北的乡下,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

“砚台是最陪伴文人的器物,

我始终在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适合文人的砚台呢?

好的砚台并不是依靠特别的设计,

而是与她日夜厮守,令人感到安静、舒适,思绪得到释放。”

从艺术学院毕业后,我在肇庆一带从事了四年刻砚生涯,刻砚虽然有趣,但是很忙碌,节奏快到无法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

那是2010年,我去了趟北京旅行,在故宫偶然看到无论是太史砚、抄手砚、蝉形砚,那种深邃的张力,我受到了非常大的文化震撼。

在我以往的认知中,砚台可能刻的美轮美奂,但在那里,从唐宋遗留下来的古砚中,匠人只是用最简洁而富有张力的线条凿刻,这让我非常诧异。

这让我开始反思,深深为其精妙而惊叹,所以下定决心重新去钻研刻砚这门手艺,究竟什么才是最文气的砚台。

北京回来后,就认识了我的先生。他是一个画家。

我们认识三天就结婚了,然后回到了我先生的家乡。

这里靠山面河,世外村落,非常美的地方。花钿半亩地,耕食一杯闲,清欢里有味。在这个小山里,做着最淳朴的手艺。

回归田园生活,住在依山傍水绿植茂密的环境里,有自己的一个院子,耕种品茶,同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放慢脚步,细品生活。

一个多元化的工作室,没有束缚,无论外境如何变化,心境始终如一,自得其乐,在自然中以自然的方式随心所欲,回到自然中。

最好的状态莫过于让爱好成为职业,且不拘于此。

在许多时候,做自己是极其艰难的决定。只能一点一点地学会用眼与世界接触,用心与世界交融,用感觉去感受。

搬来后,我先生开始画画,他在小院的竹林里建造了古朴的门头,铺上老砖,种了些不知名的花草。在河边我们还种了几亩稻田,几分地的菜园。

我希望余生就这样晨钟暮鼓,安然睹物。

在繁杂的世界里,一点点剥离开那些过于繁重的东西,慢慢找到并把最本质的留下,遵从内心的情感,让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我做砚台,最开始全部都是自己一个人手作,从维料裁石到雕刻打磨,有时我先生会来帮帮忙。

我刻砚台从来不做大规模的销售。因为一个人做,出品也很少。

后来,全国各地很多砚庄都开始给我发邀请,希望我去做展览,也有一些客人会在展览现场下单定制。

我刻砚台,先根据石头特性,找到合适它的设计。

现在微信联络,全国各地的石头都在网上。对我来说,足不出户便可以挑选,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每块石头摸上去都不一样,色泽光泽,纹理也都不同,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特性,这让我深深着迷。

所以我希望尽自己可能,多做一点作品。

我一直都有给一些书画家定做砚台,也提供建议。

因为用的都是非常稀有和特别的石头,所以基本不会做太多的切割,都是在与石头对眸的过程中,找到最能凸显石头特性的状态,保留石头原始斑驳肌理,然后就这样呈现出来了。

当我遇到那些石头的时候,我自己就会切换思维,不会考虑说这方砚台为谁而做,而是自己心中的很多疑问会被引出,然后发现,原来还有另一个这样的自己存在。

这样的自我认知使我非常高兴,所以我很喜欢这种创作。

我的作品充满了淡淡的侘寂味道,对残缺的保留,旨在传达一种特别的心态。

当面对残缺时,不遮掩,不做作,坦然接受,精心保留。

但刻砚并不是简单的雕凿,每一块石头都是大自然的生命结晶,顽石剥离山体之后的异形撕裂中,我需要将美引诱出来,绽放出生命的热情。

虽是手作,却不能被人工束缚,没有过多浮华雕饰,并保留石头斑驳沧桑之美和匠人的手作感。

砚台呈现出对万物的感

知,才是我的探索之路。

刻砚台貌似劳累繁琐,我最迷恋的还是因为石头可以将我的思维呈现。

作为女性、妻子、母亲,总是会被大家问起,怎么才能兼顾多种身份。

女人最重要的还是自立,即便你是已经结了婚的人。

而精神上的自立与经济独立是完全不同的。相比整天黏着自己的另一半,在婚姻家庭中,女人也应该保有自己的世界观。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如何才能不被卷入混沌,并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这近乎修行。

图片提供:琼花

(3)

康熙年间的奇女子:平生制砚不过百块 却流芳百世?

顾二娘

她平生制砚不过百块,却可流芳百世。

康熙年间,在苏州城的专诸小巷子里,有一户人家,每天都会吸引许多文人雅士和书画名家前来到访,他们不为别的,只为请求一位女工匠帮忙琢制砚台。这位女工匠就是以制砚为生的制砚名家顾二娘。

据《吴门补剩》记载,顾二娘的公公是顺治年间姑苏城里有名的制砚名家顾德麟,世人皆称赞他的砚台颇有古砚的“自然典雅”之风,因而在当时的苏州城里非常有名。顾德麟去世以后,将制砚技艺传给了顾二娘的丈夫。可是她的丈夫不幸早逝,为了生计,顾二娘便担起了制砚的重任。

顾二娘“松皮随形歙砚”,张传伦收藏

顾二娘将公公流传下来的制砚技术加以传承并创新,她汲取明代宣德香炉的意趣为创作灵感,追求古代君子的高雅之风,使得她制作的砚台既古雅又不失华美,为当时制砚工匠所不能比。

当时,文人雅士和书画家们都以能获得顾二娘制作的砚台为荣。顾二娘去世后,文人雅士纷纷作诗凭吊纪念。

肇庆方珍贵的“十砚轩”藏砚

十砚老人(黄任)诗云:

古款微凹积墨香,纤纤女手切干将。

谁倾几滴梨花雨,一洒泉台顾二娘。

陈星斋也写诗纪念:

淡淡梨花黯黯香,芳名谁遣勒词扬?

明珠七字端溪史,乐府千秋顾二娘。

为何这一时期的制砚工匠会吸引一众粉丝,这要从明代的砚台开始说起。

砚台:追求装饰性

明代文人陈继儒曾道:

“文人有砚,如美人之有镜也,砚以静为用,是以永年。砚与文人相伴,与笔为砚田,与墨相濡而合。”

明代社会上鉴赏砚台和藏砚之风甚盛,这离不开人们生活习惯与社会群体审美标准的改变。这一时期的砚台一部分承袭唐宋遗风,讲求自然质朴,以实用为主的特性。另一部分为了迎合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品味,注重天工巧用和巧色的运用,例如有些制砚工匠对石材天然形成的石皮,石疵等作特别处理,保留并掩饰其瑕疵,以达到天然形成艺术效果。

明 端石百禄砚,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到清代时,清代砚台雕刻名家辈出,并涌现许多砚雕艺术流派。至此,砚便形成了一个以石砚为主的庞大家族。如清代的宫廷用砚除一些出自内廷“砚作”,和地方官员的进贡之外,也有一些砚品是交由地方按内廷样式制作,如乾隆年仿古各式澄泥砚,均交苏州承办制作。

清 康熙端石雕双龙纹,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清中期 金星歙石砚,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这一时期的砚材更加丰富,纹饰内容广泛,雕刻手法更加灵活细致,其形制亦呈多样化。例如,内廷砚品的制作一般是由如意馆画师画样,御览呈准后再由内廷的砚匠照样制作,每年内廷都有大量的砚品制作。除砚作外,还专门有匣作、木作、油漆作,随砚形配盒,一件砚品做好成型以后一般还要由“刻字作”刻字或镌刻御题诗文和年款等。

清乾隆 澄泥海天初月砚,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清乾隆 御铭端石霭霭融砚,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明清之前的制砚工艺则以实用性为主。

砚台:以实用性为主

近现代考古中,如1972年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发现了一件石磨盘,并有朱砂颜料等一整套彩绘工具,被认为是最早的成套文具;1958年在陕西宝鸡出土的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双格研磨盘,格盘中残存的天然矿物颜料也可能是绘画所需要的,这些或许就是砚台的雏形。

仰韶文化时期的石质研磨器一组,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

到秦汉时期,才有严格意义上的砚台。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战国秦墓中出土了附有研磨石块的石砚,为现知最早的砚的遗迹,此后,出土了大量汉代的石砚,还有少量玉砚、漆书砚和陶砚等。汉代砚台大多为圆形或方形,圆砚多带有三足,部分足上有刻画图案或作兽形足状,方形砚多为平板砚,龟形砚亦偶有出现汉砚的造型受青铜礼器的影响明显,尤其是三足的造型。从出土文物看,两汉基本完成了砚从研磨器到砚台的转变。

三足石砚 汉,通高14.3厘米 直径16.5厘米,1958年安徽省太和县汉墓出土

汉 辟邪盖三熊足石砚,故宫博物院藏

在汉代石砚的基础上,魏晋时期出现大量瓷质砚台,例如,由带有高浮雕动物盖的三足石砚演变成的三足陶瓷圆砚十分多见,南北朝时,陶瓷圆砚的足数增加。

唐 白釉镂空圆砚,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隋唐时期的陶瓷砚品造型多样,以圆形周环水槽的辟雍砚(又叫璧水砚)最为流行,也有向多足或圈足的演变,唐代大部分陶砚质地佳,制作规整,细腻发墨,其造型已脱离前朝旧式。

两宋时期,砚台进入成熟期,各种优质石砚得到充分发展。大部分的宋砚造型简练、端庄、稳重、工整。这时期的人们开始注重石砚的研墨效果以及雕刻工艺。雕刻工艺以相对简单的线雕、平雕和浅浮雕为主。此外,端石、歙石、洮河石和澄泥砚“四大名砚”地位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大量的砚文化专著随之出现。

宋 细罗纹歙石抄手砚

宋 黄黑双色澄泥抄手砚

辽金时期,书写用砚开始注重装饰,其制作更求精致,不惜工本,有以金银装饰砚匣的。部分砚台仍保留唐宋用砚的风格,但更多的是带有明显的契丹民族风格,现知有不少实物遗迹出土。如内蒙古赤峰辽代皇族耶律羽家族墓出土的金匣万岁台砚。

由此可知,砚台由纯实用性,逐渐演变为以实用为主,欣赏为辅,再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并重。到了现代,砚台除欣赏、实用价值之外,又具备了收藏价值。

lot 4146,清乾隆 “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

近几年来,从专场拍卖来看,凡是有名人题铭、名家收藏的砚,其拍卖价位要比砚本身的种类、坑口、石品、雕工的价格,要高出数倍。如2010年春拍,北京保利一方澄泥虎符砚,盒面镌刻隶书“虎伏研”三字,盒内底镌刻隶书“乾隆御用”,并钤“几暇临池”印,均填金,且雕饰十分精美,本身即是一件非常珍罕的艺术品,另带有“乾隆御用”款识的文房器物数量尚属罕见,最终以1400万元成交,创造了砚台拍卖史上最高的记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喜爱甚至钟情的物品,它们在历史长河中,必然积累了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由于其中包含着无穷的文化魅力,即便不是作为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工具,仅仅是放在书斋里作为摆设也让人快意,如若作为古玩来收藏也可以令人陶醉。难怪,宋人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为他们封侯:笔为“管城侯”,墨为“松滋侯”,纸为“好畴侯”,砚为“即墨侯”。“文房四宝”的深刻内涵由此可观。

Tips: 砚 台 的 选 用

看: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与新旧是否经过修补等。如果砚已经修补过,那么它修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会有差别。

摸:拿到一方砚,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来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说明其石质较差。

敲: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或用手指弹砚,闻其声。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砚石质嫩与老。而歙石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最好。如果声音为“噗、噗”,就说明该歙石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痕,为下品。

掂:用手掂砚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来说砚石物胶结紧,颗粒细;轻的说明胶结松。掂的方法尤其对歙砚比较适用。

刻: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对于砚石熟悉的只要用力在砚石上轻轻地刻上几道,马上就会感觉出砚石的优与劣。

(4)

人物专访】清宫御用松花石砚 打造崭新文创名片 ——访当代顾二娘本溪紫霞堂堂主冯月婷

文房四宝中,笔墨纸皆是易耗品,唯有砚“传万世而不朽,历劫难而如常,留千古而永存”,故被颂为四宝之首。而中国诸多名砚中,唯一被皇室推为“群砚之首”,获“御砚”美誉的,正是产于辽东的松花石砚。

如今,这一历史悠久、享誉海外的清宫御用名砚,已在本溪“花石砚雕刻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冯月婷的手上再度焕发光彩,打造成了一张崭新的辽宁文创名片。

北京恭王府御砚展引发轰动

3月2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祈福纳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精品展”在恭王府开幕。

松花石砚,又叫松花砚,康熙《制砚说》中言道:“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朕见之,以为此良砚材也。”

这个如今看来名气不及传统四大名砚的砚种,曾经却以“品埒端歙”之势,被清廷推为“群砚之首”,并风靡康、雍、乾三朝。自康熙以来的历朝皇帝皆视其为国之重器、清廷至宝。

历史上曾独享尊荣的松花石砚,如今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又从民间回到宫廷的轮回,在京一经展出,顿时引来各方极大反响,观赏者云集,赞誉如潮。原定的一个月展期,甚至一再延长至55天。

而成功筹办这次展会的,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溪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本溪“紫霞堂”堂主冯月婷。

继承父亲遗志 传承辽砚文化

说起冯月婷,不得不谈到她的父亲——著名砚雕设计、制作和鉴赏艺术家冯军。

松花石砚是中国百余砚种中,唯一由帝王创制定品、王朝专宠的名贵砚,只是随着清朝的覆灭,失传了近百年。而将松花石砚这一失传绝技重新发掘并发扬光大的,正是冯军。

冯军一生爱石如命,利用松花石砚的原石材“桥头石”高仿了“清宫御用砚”89方,标致着这一失传了200多年的宫廷制砚绝技在本溪重生。凭一己之力改写了关东无名砚的历史,还原了清宫御用松花石砚应有的历史地位。

冯月婷自小目睹父亲,以刀为笔,琢砚生花,自己也是把玩着大大小小的石头长大的,对文化艺术情有独钟,对各类石品更是如数家珍。在父亲患病期间,她毅然结束了自己在北京的工作,回到本溪,守在父亲膝下,传习制砚技艺。

2015年,父亲离世后,冯月婷女承父业,成为松花石砚第五代传承人,也正式掌管起了在辽砚界享有二十多年盛誉的紫霞堂。

紧随时代步伐 焕发全新生机

制砚一行鲜见女性身影。自古以来,不管是砚台世家还是普通作坊,核心技艺向来传男不传女,女性只能做些打磨、上蜡、销售的差事。

身为集辽砚制作销售、砚文化交流、书画以及奇石木雕等工艺品展示交易的紫霞堂,一直以来都是辽东大地砚台雕制的领军者,冯月婷这样一个小女子,能不能撑起这么一个大摊子?很多人都对此持怀疑、观望的态度。

走到台前的冯月婷,一时间感觉到了来自多方的重重压力。但是她并没有畏惧退缩,反而更加感受到父亲交予她的沉重责任——其中不仅有辽砚传承的历史使命,更有一份父亲对于女儿的厚重期望。

作为在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冯月婷在经营中很快意识到,松花石砚这种传统文化产品的制销产业链条过于守旧,砚的文化魅力和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时代在发展,文化在进步,砚台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如果不能紧随时代,就无法赢得顾客的钟爱。在冯月婷看来,非遗传承不能原封不动只知道继承,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使得老物件儿也能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

“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走出去!”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冯月婷踏出了通过对文创产品研究和设计,为非遗松花石砚注入新鲜血液的第一步。

赢四方赞誉 树文创名片

砚雕是一门综合艺术,集文学、美学、史学、书法、绘画、设计、雕刻为一体,需要不断学习探索,才能提高艺术造诣。为了体现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更多富有时代感的文化气息。冯月婷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遍访国内制砚名家,从传统古籍中寻找灵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潜心发展文创产品。

在“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后,创意火花迸发,研发团队将漆器和石器结合,实现了为松花石上色的技术突破,更推出了最薄处仅两毫米厚的多种以松花石为主的文创产品。同时为每种创新器型和技艺申请了专利。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5月,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中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冯月婷的砚雕作品松花石“卷轴册页组合多宝盒”获评“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与此同时,在第八届中国辽宁“玉龙杯”宝玉石、砚石雕刻及紫砂艺术品制作评选活动中,紫霞堂松花石“玛瑙文房组合”又赢得了业内专家的好评。在冯月婷的努力下,紫霞堂捷报频传,再次赢得四方赞誉。

如今,紫霞堂在冯月婷的带领下,已经开启了对松花石雕刻的全品类开发工作,并同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等多家单位达成了文创产品合作意向。从设计研发、雕刻制作,到市场推广,冯月婷将“非遗”和“文创”紧密结合起来,为辽宁松花石砚打开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任重道远,但未来可期。这位85后的堂主说,她有信心,也有责任,将松花石砚打造成独特的文创品牌,走出本溪,走向全国。

(5)

广东肇庆有这样一位女士,31载耕耘,成就制砚大师梦!

郭瑞芬出生于端砚的发祥地中国端砚文化村白石村,祖上世世代代均以制砚为生,是著名的“贡砚世家”。受到家人以及浓郁端砚文化的影响,在1986年中学毕业后,她即投入于端砚艺术事业中,入行至今已有31年了,2013年12月经广东省艺术设计高级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具备端砚设计雕刻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格;2016年6月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016年10月被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聘请为广东省砚雕专业委员会鉴定类委员。2017年3月被肇庆市端州区妇女联合会授予肇庆市端州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8年又荣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在31年的端砚创作中,她广泛涉猎各种题材,尤其以仿古砚创作为主,在不同题材的创作中,继承传统又善于创新,追求艺术主题与形貌的统一,使作品保持艺术特色,富有神韵和创意,创意与工艺融于一体,既有文化内涵,又有雕工手法的鲜明特点,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和青睐。她的作品也获得多个国家级、省级的工艺美术奖项。

为了进一步提高技艺,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多次参加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专业知识培训,并学习相关美术、书法、篆刻、雕塑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自己,不断加深对端砚艺术的理解,增加创作灵感,并加以提炼,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使自己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还注重文化理论学习,其中论文:《创作传统仿古端砚体会》、《浅谈合理运用端砚雕刻手法》,发表于2013年第三期《广东工艺美术》。

为更好传授端砚雕刻技艺,在不断创作心得作品之余,她还打破宗族观念,毫无保留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授给有兴趣、有天分的年轻艺人,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得以发扬光大。对促进端砚事业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2012年12月受聘于肇庆市第四中学砚文化教育基地专业导师;2013年受聘为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砚雕(贺兰砚)指导老师;2015年12月被卓尼县洮砚文化传承传习基地聘请为洮砚文化传承传习基地砚文化导师。除此之外,她还义务到肇庆学院传授端砚制作技艺,使更多年轻一辈更深入了解端砚的魅力所在。目前她的在学徒弟中,就有黄树初获得中级工艺美术师职称,杨华盛在首届端砚技能大赛中获得技术能手称号,杨沛恒作品《思乡砚》荣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是端砚行业少有获得此殊荣的后起之秀。

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她还十分热心社会公益,曾参加浙江省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技艺现场操作展示活动,受到文化厅领导的表扬;为了端砚博物馆建设捐赠一批制砚工具、端砚作品作为肇庆市博物馆的端砚陈列馆长期展出方便各地人士能更深入认识和了解端砚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积极参与扶贫助困活动、作品《节节高》、《大漠驼声》、《夏日鸣蝉》参与赈灾、扶贫义卖,帮助有需要的群众;2006年至今,多次参与各类展览会,义务宣传肇庆、宣传端砚文化;2014年至2015年度,积极参加端砚协会组织得慈善公益活动,献爱心,行善举,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表彰;2017年2月被肇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命名为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端砚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3月积极参加2016年度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社会公益活动,受到表彰。

(6)

莒县的这个女人疯了,竟然和石头谈恋爱

莒县旅游

赵世霞,山东莒县人,山东省鲁砚协会会员,山东省奇石协会会员。自幼爱好奇石书画,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干事认真负责,执着于制作、交流推广产自家乡的浮来砚。

砚台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日照市莒县的浮来砚曾盛行于宋明两朝。但是后来浮来砚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如今,经过人们的重新挖掘,这一古老技艺又熠熠生辉。

浮来砚作为山东鲁砚的三大随形砚之一,它有天然的花边,天然的图案,里面有金线,银线,冰纹等等……而且它的石质正好达到了做砚的要求,使曾经的贡品重现!

宋朝初年发现了莒州浮来砚,朝廷在浮来山西麓建立六个制砚作坊,派了砚务官,监造浮来砚,作为贡品专供皇室贵族使用

砚务官的一些工人在那里娶妻生子,慢慢的繁衍成村,也就是现在的刘家砚疃、严家砚疃、大砚疃、小砚疃,砚疃的砚就是砚台的砚。

赵世霞作为一位莒县人,立志要把莒县的浮来砚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浮来砚,认识浮来砚,让莒国文化源远流长。

浮来山砚石多个品种:砚疃的砚石、洛河的温石、寨里的龙尾石、夏庄的浮来玉等。

赵世霞多年来爱石,藏石,以弘扬莒国文化为宗旨,多次上山采石,拜师学艺,请教大师。

从布满泥土的石头到制作精美的砚台,需要经历清洗、打毛坯、设计、雕刻、修正、打磨、上蜡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对体力和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现已刻制砚台三百余方,受到文化界书画爱好者的喜爱,经常有书画界老师前来观赏并指导,使浮来砚的加工技艺,文化传承得到了发扬 !

(7)

文房至宝,河南三砚”系列之六 王玲:续写制砚传奇的女子

300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苏州专诸巷,青石铺就的石板路,一边是粉墙黛瓦的民居,一边是石条砌就的河埠,河边垂柳的嫩绿配上房子黑白的颜色,有着色水墨画的味道。

小巷是以春秋末期吴国名刺客专诸之名命名,按理说藏龙卧虎,偏偏小巷里住着娉婷袅袅的青衣布裙人名顾二娘,她后来成为名扬士林的“砚神”。

《吴门补乘》等书记载,顾二娘本姓邹,江苏吴县人。夫家姓顾,世代以制砚为业,她的公爹顾德麟是姑苏城里制砚高手,将琢砚的技艺传给了儿子顾启明,即顾二娘的丈夫。砚台雕刻也是传男不传女的手艺,顾启明不幸早逝,为撑门立户,顾二娘继承了顾家祖传的制砚技艺。

顾二娘自嫁到夫家,就一直在默默观察砚台雕刻的细节,正式得到技法传承后,她很快掌握了制砚技能,第一件独立完成的砚台放在案桌上,就让顾德麟看得发呆。

顾二娘制作的砚台,以清新质朴取胜,出于女性特有的艺术灵感,她喜欢利用上好端石多活眼的特点,以石纹的“眼”作为凤尾翎来构图,别出心裁。当时就被文人称为“近代第一”,民国文人费只园写道:“乾嘉的老辈,有了韩钿阁的章,还要有顾二娘的砚,才称双绝。”康熙时代的重臣,都藏有二娘的砚。清代大收藏家高士奇收藏了一千余方砚台,可唯独带着顾二娘砚在宫里值班,朝廷诏书圣旨上的墨迹,就这样与苏州一位小女子的才情联系了起来。

顾二娘生前已很传奇,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记载,她将砚石原料放在琢砚用的车机上用脚踩踏一下机轴绳子,据绳索抖动,便能辨别砚石优劣。她将砚材放在地上,只需用三寸金莲的鞋尖踢踢石头,便能知道石质的好坏新旧。

顾二娘砚台是砚中极品。2004年瀚海拍卖会上,一方康熙年间的绿端石砚以176万元成交,这几乎是传世大画家精品的行情。“如果是顾砚真品,如故宫博物院里藏的那两方,价格肯定不止这个数。”收藏家许登云在其文章中称。

因为值钱,很早以来收藏界、文物市场上就充斥着假冒她名字的赝品,拍卖会上,有些赝品,居然也卖到8万元一方。

顾二娘无子,只有两个女儿,俱得其真传。据《鉴物广识》载:顾二娘平生制砚不及百方。

300多年后,在郑州西北25公里的黄河滩上,有个安徽来的女子王玲,默默续写着女人制砚的传奇。只不过二娘用的是石头,她用的是泥。

水·火·泥

2006年11月12日,和王玲相约见面,我早到约定地点,10分钟后,一辆相当豪华的车上下来一个相当土气的女子,她的外套、毛衣、裤子都是土褐色调的,脚上是一双笨拙的不超过50块钱的旅游鞋(事实证明了我的猜测),整个人像泥土一样淳朴。

王玲和丈夫张存生都是安徽人,张存生三四岁就跟着父亲学塑泥人。王玲家贫,她和弟弟的书本费都是靠她捏泥人换来的。1985年,20岁的王玲嫁给了比自己小一岁的张存生。

一年后,一直潜心钻研泥塑的张存生因为高超的手艺被郑州黄河游览区特聘为职工。在九曲黄河的岸边,王玲夫妇寻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夫妇二人携手并肩,创作大型砖雕“西游记”。

一次谈话,改变了二人的一生。

1988年7月,张存生接待了一位不寻常的游客——齐白石弟子、国画大师卢光照先生。卢老得知他善塑泥人,感慨地说:“一提到这个‘泥’字,就不能不想到黄河澄泥砚,宋代《砚谱》记载,黄河澄泥砚被唐代的文人列为砚中第一。传说乾隆皇帝向往澄泥砚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它可以说是砚中极品。更重要的,它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已失传。”卢老说着,竟动情地掏出手帕,擦拭已经湿润的眼睛。

卢老的话打动了张存生,回家和王玲商量后,决定把“失传”的澄泥砚找回来。

做澄泥砚第一要找泥,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挖了几十车泥,终于在距离黄河游览区七八公里的地方找到了最合适做砚的黄河泥。

寻泥—整泥—制坯—装窑—烧窑,澄泥砚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制作澄泥砚最关键的工序就在它的烧制上。由于泥质特别细腻,经不起高温煅烧,而温度低了又没有硬度。

1991年5月,在经历了将近三年131次的试验后,他们终于掌握了最关键的烧制技术,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黄河澄泥砚”。久违的文化瑰宝重现于世。重如石,细如玉,触之如童肌,扣之若金声,视之光彩照人,贮墨不腐,不枯不冻,写字作画飘出阵阵清香。

1991年,两人的澄泥砚制作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1992年,澄泥砚作品获轻工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发的“天马金奖”,这是最高奖。

回想当初,王玲说,是傻气和憨劲让他们这对没啥文化的农民烧成了澄泥砚。聪明人谁吃得了那样的苦?会算计的人谁能那样死干?成百上千次重复,几年没有一分钱收入,甚至看不到一点希望。王玲笑言,当时是年轻的两人傻到了一起。

男人·泥·女人

在随后的数年中,他们的作品先后获得了美国爱因斯坦科技贡献金杯奖、第47届尤里卡世界发明金奖等近60项国际和国内大奖。

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国务院安排每个省送一件礼品至澳门。张存生在河南省古建专家李传泽指导下设计而成的“九龙晷”砚,在80多个送审的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一对农民夫妻要代表河南9000万人民为澳门献礼,这是莫大的光荣。

“九龙晷”砚的设计复杂工艺复杂,融合透雕、镂空、线刻等多种表现手法,还要求充分体现黄河文化的特色。难度大,时间紧,张存生躲进工作室,坐在电脑前熬了整整三天三夜,第四天早上,突然倒下。

张存生被送进了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了,是劳累过度导致肾衰竭。

2000年4月初,张存生对妻子说:“玲,我一直想为你做一件雕塑,以前太忙顾不上,现在这个愿望该了了……你帮我弄些黄河泥来。”张存生用了近20天的时间,在病房里为王玲塑了一尊小小的全身像,土气而美丽的女子,神态安详而羞涩。作品完成了,他在底座背后刻了一行米粒大小的字:“献给我心目中的女神——存生”。第二天零点,张存生停止了心跳,未能向守在床前的妻子开口说一句话。

失去了伴侣和知己,王玲悲恸欲绝,当她触摸黄河泥时,感觉是握住了存生的手,似乎也握住了生命的支撑。

黄河泥成了王玲生命的一部分,她又抓起黄河泥,开始“九龙晷”砚的创作。四个月的时间里,砚制成。在存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他们共同创作的“九龙晷”砚在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中夺得最高奖——“山花”金奖。

王玲和张存生的悲情故事,很容易让人想到元代赵孟和妻子管仲姬的故事:赵孟是元代画坛的领袖人物,他的夫人管仲姬也是有名的才女,赵孟想纳妾,管仲姬为捍卫爱情的尊严,对赵孟吟道: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忽然欢喜啊!将咱俩一齐打破;重新加水,再搅再揉再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得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首元曲用在这对生死同心的泥巴夫妻身上,像是元朝的才女特意提早写好,等着赠送给他们的。

女人·泥

为告慰存生在天之灵,王玲拼命地创作“西游记”、“三国演义”砖雕,创作还没有完成,她又开始了“红楼梦”砖雕。其中两版“西游记”砖雕被新加坡南洋艺术博物馆收藏,“红楼梦”局部获河南首届艺术节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

经过多年的研究,王玲发现黄河澄泥中含有石英、伊利石、绿泥石等多种有益矿物质,她又主持了黄河金沙泥茶具研制和开发。王玲承担起存生和自己两个人的责任。马来西亚一华商曾邀请她去马来西亚,许诺其优厚的待遇,王玲说:“艺术是我的生命,黄河是我的根,离开了黄河,这个根就会失去生命力……”

郑州黄河游览区西南有道枣榆沟,沟边开几眼窑洞,种一院子青菜,院子里随意放着民间风格很浓的砖雕和石雕,这就是王玲的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庭院上空,有一条观光索道经过。当游客好奇地朝下面张望时,他们会不会注意到院子里这个忙碌的土气女子呢?

顶着无数光环的王玲有房有车,但她不会开车,不会化妆,不爱打扮,不善言谈,自言“比家庭妇女还家庭妇女”,问她有什么爱好,说“手里摸到泥巴就是享受”。

坐在窑洞工作室里,她拿着刻刀和泥巴,我们两人散漫地聊着,王玲谈及丈夫,眼泪慢慢涌出,那是终其一生深怀的隐痛。为了抵御忧伤,王玲咬着牙不停地向命运索取,但所有世俗成绩的取得都会唤起她遗憾的心绪,因为无人分享。她说:“代价太大,永远不足以补偿。”

澄泥砚是泥火游戏的产物,每一次都会有企盼,每一次烧窑也都会带来惊喜与失落,每一件作品都需要长长的等待,和泥时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将导致整件作品前功尽弃。有一位陶艺名家曾言:“……像陶工一样劳作着,又像儒士一样体悟着,直接借助自然原生物质,真实留住自己的存在状态……”正是因为澄泥砚要经历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所以一定要有一份恬淡、从容的心态,正如默默沉睡多年最后被选中的黄河泥,吸引砚艺人的魔力正来自它本身的沉静。

记者自三门峡至洛阳再至郑州的黄河滩,一路上遇到的澄泥砚艺人,都有类似泥土的特质,只是或隐或显。王玲是其中土性最重的,她有着未经常态教育的浑朴天性,因这种浑朴天性达到了令人惊异的艺术高度。她身上有一种生命根性的东西——那就是女人所独有的母性力量,如同江河行走于大地,日月分担着四时。

澄泥砚有王玲,端砚有二娘,两人都遭遇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她们选择了同样的化解方式——艺术。

二娘成了砚神,今天我们知道她琢砚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可为。”她承认琢砚“效明代铸造宣德香炉之意”,才能达到古雅而兼华美的境界。她的作品被文人疯狂追捧,她也得到同时代文人的普遍尊重。

王玲是北地胭脂,黄河岸边窑洞里泥与人的合奏,不会太精雅太工细,但另有一种天然朴素的大气。黄河泥与王玲,同样是尘世间美好的一次相遇。

因为高超的泥塑手艺,王玲夫妇在黄河的岸边寻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因为一次偶然的会面,他们夫妇决定献身泥土,把“失传”的澄泥砚找回来。图为王玲的窑洞工作室。

(8)

像泥土一样淳朴的王玲,用泥土续写着女人制砚的传奇

记者盛夏文图

洮砚世家唯一女制砚师:一双糙手传承千年手艺

现年30岁的李琴娟出生于制砚世家,她是甘肃甘南卓尼县级传承人,也是家族中唯一一位女制砚师。图为李琴娟在位于兰州的”卓尼县洮砚李琴娟传习所“内打磨砚台。 闫姣 摄

中新网兰州9月4日电 (闫姣)“嗞…嗞…”位于兰州的“卓尼县洮砚李琴娟传习所”内传出一阵打磨石头的声音。李琴娟正坐在凳子上,手握一把平刀,神情专注地磨着置于案上的石头。随着刀具在石头上摩擦,李琴娟不时擦去铲下的粉末。

数十分钟过后,汗滴从李琴娟脸上滑下,彼时,石头表面已十分光滑。接下来,还要经过雕刻、打磨、抛光等10余道工序,运用平刀、尖刀、园刀等近30种刀尖各异的刀具,一块原石才能被打造成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洮砚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其以石色碧绿、石质温润、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称誉文坛,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

现年30岁的李琴娟出生于制砚世家,其祖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雕刻传承人李茂棣,两位兄长分别是国家级、甘肃省级传承人,她自己也是甘南卓尼县级传承人。

“我没有爷爷和哥哥们那么大的名气,但特殊的一点是,我是家族里唯一的女制砚师。”李琴娟称,通过学制砚手艺,在兰州市创建传习所的,卓尼全县也只有她一名女性。

“我一个女生制砚,困难还是挺多的。”在李琴娟的记忆中,制砚是极辛苦的。“爷爷那个年代,制砚全靠手工。用来借力的肩膀,握刀的手上长满了老茧。”记者看到,李琴娟握刀时青筋凸起,石头的粉末“钻进”她皮肤的纹路,每道痕迹清晰可见。

图为置于洮砚传习所内的洮砚。 闫姣 摄

李琴娟告诉记者,刚开始学雕刻时,手经常会磨烂,时间久了,就变成老茧,像干农家重活农民的手,十分粗糙。“虽然皮肤变糙了,但正是这双手传承了老手艺,我很自豪”。

制砚有危险性,也要求制砚师力气大、脑子活、有耐心。虽然从小耳濡目染,但学艺之初,因力气和经验都不够,李琴娟经常将原石磨得凹凸不平,只得废弃。后来在爷爷、父亲及兄长的悉心指导下,李琴娟掌握了洮砚雕刻各种刀具的操作,能独立完成传统洮砚的雕刻。

在过去,洮砚一般为“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题材,加以镂空的的雕刻技法。“镂空技法虽极具观赏性,但易破损。”李琴娟称,后来在与国内其他制砚大师交流时,她借鉴学习“浅浮雕”的雕刻技法,并加入她依据石头纹路设计的山水、飞天形象等。“既美观,又便于保存和展览”。

传习所内的方桌和玻璃橱柜中都置有造型精美的洮砚,但据李琴娟介绍,这门古老的制砚手艺或将面临失传的窘境。“很多年轻人认为制砚太苦太累,不愿学习。”李琴娟称,虽然两位兄长和她都竭力推广洮砚,但价格过高、不易携带等诸多因素还是限制了洮砚的发展。

制砚已变成李琴娟的爱好,现在,她已“沉迷其中”。“我热爱制砚这门手艺,我希望能尽微薄之力,让其一代代延续下去”。(完)

(9)

制砚人李喜连:38年初心不改 用工匠精神让天坛砚焕发新生

李喜连在修复天坛砚

如何把一块普通的石头制作成一方精美的砚台,这是李喜连干了大半辈子的事情。38年来,一块块原石经过她的双手雕琢,不仅成了不少书法爱好者的必备用品,也让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坛砚在她的手里得到传承和发展。

9月17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了李喜连的工作室,放眼望去,偌大的房间内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天坛砚。李喜连指着这些天坛砚介绍:“这可是济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

痴迷艺术的她拿起了刻刀与锤头

出生于1960年的李喜连,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故事就是《神笔马良》。或许是受此影响,李喜连对于绘画非常喜爱。22岁那年,她进入工艺美术厂工作。一开始,她被分配到了绘画车间,虽然是一名职场新人,可她却一点也不认生,除了完成日常工作,闲暇时间她总会找厂里的师傅学习请教。

在此期间,李喜连还拜工艺美术大师王天才为师。谈起这段趣事,李喜连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王天才总会拿着一堆工具坐在工艺美术厂的院子里,对着一块块石头敲敲打打。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他是在干什么,后经同事的指点才知道他是在制作天坛砚。”出于好奇,李喜连在王天才制作时,旁观了好几次。这让她逐渐对制作天坛砚琢磨出了一点儿门道。

出于对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自此之后,李喜连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向王天才请教。“一开始,他还不愿意教我,说制作天坛砚不仅得设计、雕刻,还得上山采料、选料等,有很多环节,怕我一个女孩子坚持不下来。”李喜连笑着说,经过多次与王天才交流,最终她如愿拜到王天才门下,跟随他学习绘画艺术和天坛砚的设计与雕刻。

手中从画笔变成了锤头与刻刀,李喜连适应得很快。想要制作出一方好的天坛砚,原材料必须得精挑细选。初入行时,李喜连经常与王天才一起上山,到王屋山天坛峰附近的几个石坑找料。“这些坑中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可有些石头的材质并不能当天坛砚的原材料,所以得一块块进行挑选,非常费力。”李喜连说,在王天才的严格教导下,她从最基础的选料开始学起,逐步将天坛砚生产制作的环节一一掌握。

用双手雕刻幸福人生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艺术,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太一样。制作一方天坛砚,大约需要选料、设计图稿、制坯、雕刻、打磨、过蜡、配盒7道工序。在实践过程中,李喜连发现,虽然自己与老师制砚的工序一样,可最终制作出的天坛砚却有差别。

“当时王老师给我说,每个人对于艺术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一味地模仿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必须得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从而有自己的风格。”李喜连介绍,为此,她上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专攻“梅兰竹菊”四君子画作,并拜国画大师刘石平为师,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除此之外,李喜连还到一些知名制砚厂参观学习,吸取别人的长处。就这样,李喜连在学习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自身的绘画、雕刻、书法等艺术水平不断提高。自己制作的天坛砚更是走出了济源,甚至在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技能大赛上获了奖。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本是一门传统技艺的制砚,也添加了新元素,那就是现代化设备的加入。按照传统的手工制砚,制作一方天坛砚大约得花上一周的时间,现代化设备的加入,使制作时间缩短了。

一开始,她也采用机器制作天坛砚,可很快又放弃了,因为机器制作出来的天坛砚让李喜连很不满意。“机器制作出来的天坛砚比较粗糙,没有‘精气神儿’。”李喜连说。于是,她又回到传统的手工制砚。不过,她表示,坚持传统工艺并不是不接纳新事物、新技术,而是有选择地采用,比如在处理原材料上,使用机器省时又省力。可在核心的环节,倔强的她依旧坚持手工雕刻。

记者注意到,李喜连在制砚时的工具虽多,但并不复杂,10余根或长或短、刀锋或尖或圆的刻刀,就是她全部的工具。可是这些刻刀在她的手中,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制作出花纹精美、造型独特的一方方天坛砚。

用行动弘扬天坛砚文化

“说起砚,人们首先便会想起中国四大名砚,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河砚和山东鲁柘的澄泥砚。其实,咱济源的天坛砚,一点儿也不比它们差。”李喜连说,据梨林汉墓考古发现推算,天坛砚早在东汉时期已有制作,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开始批量生产,清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宋代大文豪苏轼曾称赞天坛砚:“石自天坛产出,松烟磨去生香,虽然质朴古雅,却能细腻风光。”这足以证明济源的天坛砚历史悠久。

在这些年的制砚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天坛砚文化,她在制作时,不仅加入了济源元素,如天坛名胜、愚公移山、小浪底风光等,还多次去外地参展,宣传济源的天坛砚。

在李喜连看来,天坛砚不仅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更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是一张济源独有的文化名片。“天坛砚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济源的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河南是唯一,即使在全国范围也为数不多。因此,我要尽制砚人的职责和义务把天坛砚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记者 王峰 文/图)

甘肃兰州一“80后”女制砚师李琴娟,自乙亥年猪年伊始,就着手制一组“二师兄”形状的砚台,将石头打磨成型,再细细雕琢眼睛、耳朵等,眉眼清晰、憨态可掬,这样既有美好寓意,方便游客携带,又能以新的形式传承家族制砚技艺。(闫姣)

责任编辑:【李雨昕】

(10)

制砚女艺人张丽萍

张丽萍简介:张丽萍,女,鲁砚制砚艺人,主要从事薛南山砚、兰陵石砚制作。薛南山砚,早在后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起自一个叫张芝(字伯英)的书法家。后来曹操屯兵,找士兵开始挖(石头)。后来文革期间传承断了。改革开放以后,张丽萍家重拾这门手艺,谱写了一曲砚石之恋。

张丽萍老师与其对象张绍云,堪称砚界伉俪,被人暂为薛南山制砚隐士。

(11)

砚界女画家闻德莲

闻德莲(女),山东省临沂人,1966年生,汉族。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大专函授班。毕业后从事砚台雕刻,篆刻,国画等艺术创作,雕刻作品在国际展览多次荣获大奖。

擅长国画小写意花鸟,.笔法老练,线条优美。色彩清新高雅,画面富有吉祥之气。深爱百姓和书画爱好者的晴眯,多被国际友人爱待收藏。

(12)

田芙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

中国当代美术杂志社 作者:李丽

田芙蓉工作照片

田芙蓉,女,字“梦石”“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一九八五年生于日照莒县,自幼爱好美术,机缘巧合的与砚结缘,师从工艺美术大师董西全先生为师,在雕刻及设计理念有了全面性的进步,并在空闲之余学习书法,绘画,二零一零年成立《芙蓉轩》,同年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并取名《芙蓉制砚工作室》。二零一四年山东省鲁砚协会成立之际,作品《双凤纹砚》荣获特别优秀奖,首次作品参评受到砚界前辈高度称赞。

田芙蓉艺术作品

二零一四年六月第六届《云福砚》在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荣获“花冠杯”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的《银奖》,作品《怀素书蕉》砚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中的《铜奖》二零一五年六月,作品《天成砚》荣获第七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中国创新设计文化展“神龙杯”杯山东工艺美术创新奖《金》奖。作品,《独占鳌头》砚在“华艺杯”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奖中荣获《铜奖》二零一六年作品砚雕《瓜砚》荣获第八届中国(山东)工艺博览会“人立陶琉”杯精品奖的(金奖)。

田芙蓉艺术作品

田芙蓉艺术作品

田芙蓉艺术作品

二零一八年,作品《峄山刻石》砚荣获第十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梁子黑陶杯”工艺美术精品奖的(银)奖;作品《麒麟砚》荣获山东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金奖)。

(13)

李子柒在制砚

李子柒制砚?300万点击量,看看这块莲花瓣抄经手把砚台是苴却砚还是易水砚?认出来的有奖品!

最近看到了李子柒老师制砚的视频,感觉还挺像模像样,点击量超过300万,足见大家对传统文化还是比较喜欢的,毕竟传统的就是时尚的。

(14)

吴杰芳:琢石砚斋——日月精华砚载情

江西婺源琢石砚斋是一家特色的砚雕工作室,由吴杰芳、汪仕超合创,工作室作品大都因材施艺,借势巧雕,作品风格既带有传统的线条美,又在传统的砚雕作品上加以创新,作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及朋友们的喜爱。

汪仕超,江西婺源人,1991年出生,自幼喜欢传统工艺,2008年从事砚雕行业,并拜入砚雕大师刘明学门下,2012学艺出师并于2013年创立自己的工作室琢石砚斋,2014年参加婺源县第三届非遗大赛作品《海上明月共潮生》获得铜奖,并获得第三届婺源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荣誉称号,2014年下半年加入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婺源歙砚协会成为会员,2015年参加北京文房四宝展,作品深受一致好评,2016参加黄山“和氏璧”砚雕大赛,并获得银奖,2018年参加深圳文博会学习经验,同年获得上饶市中级工艺美术师荣誉称号,与媳妇清幽合作作品《海岳神兽》被上饶市博物馆收藏。

吴杰芳师承民间工艺大师程德林先生,现为歙砚制作技艺非物质传承人,上饶市工艺美术师和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擅长雕刻云纹,水纹,仿古,仿物。其作品【海岳神兽】在喜迎十九大展示最美乡村风貌中荣获银奖,现被上饶市博物馆收。

砚痴“紫金李”:他步米芾后尘,寻找琅琊紫金砚

原创作者:王右中左

砚痴紫金李,开始不叫紫金李,叫长盘知。

长盘知最早也不叫长盘知,他原名叫李孩,为了纪念一段感情才起了“长盘知”这个名字,其中深意,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图为紫金原石,带金黄色石皮

紫金李是地地道道的临沂人,号宗山隐士,篆刻家、制砚匠人,师从鲁之揅,目前为沂是砚社创始人和北鱼印社、鲁砚沂州分会、临沂书会成员,从事艺术创作和餐饮行业多年。近年来专注薛山砚、紫金砚、朗公砚的开发与宣传。

图为紫金原石,山料

紫金李是个不那么健谈的人,我们第一次去拜访他时,他正在设计一方砚台,抬头看了看我们,打了个招呼,就又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

图为紫金原石,采矿废弃料

初次了解紫金李是从朋友伯多晨那里听说的,最初他是搞文艺的,后来结识了几个做砚台的朋友,于是对鲁砚开始喜欢起来,算是半路出家。据说他为了买砚石把车都卖了,家人不支持他,但是他依然执着于此。

图为紫金原石,大块石料

2013年初,紫金李到砚台岭采风,与紫金石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他马上意识到,这些紫金石是一种上好的制砚材料,联想到米芾寻找琅琊紫金石的历史故事,他内心萌发了开发紫金砚的念头,从次一发不可收拾,数年来专注于琅琊紫金砚的制作和宣传。

图为紫金原石,深紫色

用紫金石做砚,在紫金李之前就有,但是紫金李把它当作一个事业来对待,并提出了“鲁砚之首、国砚之光”这一概念。

图为紫金原石,出产河床

受砚台实用性限制,今天的砚台发展逐渐走入了瓶颈。紫金李决心把紫金砚与香插、镇纸、壶承等制作结合起来,打造了许多能于掌间把玩的方寸紫金砚。“日月每从肩上过,江河常在掌中流。”这是紫金李喜欢的一句诗,他把紫金砚赋予这种文化。

图为紫金原石,水料

紫金李觉得,好的砚台不光实用,还得有意趣和趣味,值得把玩、引人发思,所以紫金砚应该是一种“能够养性的文玩艺术品”。

【结缘石头遇见自己】

石不能言最可人。聊起石头,紫金李感到充满热忱、力量和灵感,无石不欢,有石头的世界才是物我两忘的世界。

图为紫金原石,山沟料

年轻时的的紫金李,特别张扬和具有个性,总是有种恃才傲物的感觉。后来从事艺术手艺,成立自己的手作工作室,到文房四宝行业做管理、做展会销售等工作,经过岁月的打磨,紫金李不断的挑战不断的定位自己。

图为紫金原石,散落地表

当沉下心来做石头,认真创作了一批作品之后,紫金李发现,他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沉静和内敛,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手艺上。因不愿再去用语言表达,做石头成为了他呈现自己的最佳方式。

图为紫金原石,老坑采石后

【发现紫金砚】

在进行了大量创作后,紫金李强烈的愿望是找到真正能表达自己对砚台认知的新石头。

时间转眼到了2013年。

图为砚台加工

那是一个暮时节,紫金李和朋友们去砚台岭采风,见到了紫金石。

琅琊紫金石巨大岩壁,紫金李称之为“琅琊赤壁”

许多古代文献记载,用紫金石制砚始于唐,盛于宋,宋之后逐渐湮没。

石料开采后形成的琅琊紫金石断臂切面

紫金石形成于距今约4.5~5亿年前的寒武纪,属浅沉积岩。已经在岩石的表面发现三叶虫化石的破碎遗骸化石。岩性是泥质白云质粉晶灰岩。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另有铁、锰等不透明矿物及白云石和泥质物。含矿层厚1~2米,紫金石多呈透镜状或扁豆状,单体一般厚5~20厘米。

紫金石是在巨厚的沉积碳酸盐岩系形成过程中,由于先后沉积的物质中,铁、锰等含量的不同和化学反应的差异,使紫金石呈紫色或黄褐色不规则条纹,并有不规则的金黄色纹理,故名紫金石。其摩氏硬度为3.5~4.5。色泽呈紫、褐紫、灰紫、酱紫,银灰等变化,嵌有浅黄、浅绿、绿黄、金黄、晕红等色带与色团;纹理大多清晰,少数朦胧,有豆绿色圆眼等。该石质地致密嫩滑,温润如玉,色泽端庄,纹理缭绕,声音清脆,磨光面显油脂光泽。

图为紫金原石,层理结构

“它们是如此惊艳又静好,仿佛在那里等了我亿万年之久。”紫金李这样说,然后他回去翻阅关于的紫金石的材料,他发现,这种石头在千年前就被米芾称赞至极。

紫金李翻阅大量资料,得知徐淑彬老师提到,现存世的两方紫金砚应是唐宋遗物。

图为紫金原石,刷丝效果

一方凤字形砚是1972年上半年出土于元大都遗址和义门内后英房。砚长22.7、宽17.5、厚3.9厘米。砚的前部有两足,砚池向后倾斜,砚面有明显的墨痕。出土时已残破,右上角砚池部分缺失。砚背面自右至左竖向阴刻铭文五行,字有残缺,曰:“此琅琊紫金石所□,易得墨,在诸石□□□永□□□,皆以为端,□也。”落款为“元章”二字。

图为首都博物馆藏元章款琅琊紫金砚

另一方紫金砚现存西安碑林,系1957年征集的出土物。砚为长方形,长23、宽15.8、厚2.9厘米。砚面大于砚底,四边内敛。砚堂呈长的八角形,水池底部破损成洞,前、左、右三边亦破损。砚背往上隆起,有铭曰:“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笔者注)造紫金石砚”。绍圣系北宋哲宗赵煦时期第二次改元年号的最后一年。这个时期,正值米芾中年(46岁),是紫金砚盛行阶段。宋代以后,有关紫金砚的情况,不仅不见文献记载,朝野上下,连实物(传世或出土)也不见。估计是“唐时竞取为砚,芒润清响,国初已乏”的缘故。

图为西安碑林琅琊紫金砚

大书法家米芾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紫金帖》中曰:"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用此石矣!""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图为紫金原石,石料厂路基

此外,米芾的《宝晋英光集》卷八还载有杂志一则记此事:"吾年老才得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其下"。

图为紫金原石,带翡翠石品(紫金带翠,价格翻倍)

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题丁有煜砚铭》曰:"南唐宝石,为我良田,缜密以粟,清润而坚,麋丸起雾,麦光浮烟,万言日试,倚马待焉,降尔遐福,受禄于天,如山之寿,于万斯年"。

图为紫金原石,表层沉积三叶虫石品

紫金李决定,要找到更多这种石头。

图为紫金原石,带翡翠、银线和鱼脑冻

李玉亭先生曾经撰文说:

我的学生孙建军深刻领悟到,“右軍鄉石”则是“石出右軍鄉”无疑!就以睿智的眼光瞄准了“红埠寺的鉄牛嶺一脉的硯台嶺”。思维正确,路总是越走越宽,果然不出所料,在此取到紫金石料,隨磨制成硯拿来我看,确“其色正紫,质抚凝脂,腻如童肤,丝绢茫润,呵气生云,扣之有声”。

徐淑彬先生也曾经撰文说:

紫金石产地见于一座无名的小山包上,附近群山环抱。山体由寒武纪厚层状灰岩组成,呈南北长条状,山顶高出山下小溪约60米,隔溪对岸有较高的小山。紫金石的层位出露在山包的东侧中部,其上为晚寒武纪含三叶虫的薄层灰岩,该层位可磨出五彩斑烂的奇石、观赏石。再下为含砾岩的竹叶石,及厚达数百米的石灰岩。紫金石由厚薄不等的数层泥晶灰岩构成,呈东南——西北倾斜出露,岩石倾角5℃——30℃。薄层者仅1厘米,厚层者则可达40厘米。总的分布是南高北低,时隐时现,但露头尚好。在南北长约百余米的范围内,见有6处(其中老坑一处),成窝状分布,其地质年代均为晚寒武纪。由于山下小溪的存在,对面山坡上相应的高度则不见该层位的出露,应该是小溪所处的地震断裂小构造不均匀运动所致。

图为紫金原石,风化效果

紫金李根据以上两条线索,对方圆三十里内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考察,寻访至红埠寺铁牛岭至砚台岭一带,又从下牛田走到薛南山。他按图索骥敌,同时不停咨询当地的农人。恰巧碰见一个正在种植黄烟的农民,紫金李就走过去跟他唠家常,听闻寻找紫色石头的来意,他拍着大腿说:“我家地里就有,到处都是啊!”于是村民将紫金李带到了他在山脚下的农田里。

图为紫金原石,带金线石品

刚到山脚,眼前的场景把他“吓”了一跳:这山是前后两座相连,一大一小,一高一矮,非常像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紫金李不禁思索,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是不是用一座小山雕刻成的?这里的山是不是要雕刻成狮身人面像?或者说这两山已经是古人根据更大的山加工而来的呢?祖先是谁不是在这里也发现了紫金石并制作了上古时代的研磨器?如果是,这就是真正的匠人精神和匠人文明,“突然联想起亚特兰蒂斯文明和大西国,我一下就被震撼了!”

紫金李捡到的镇馆之宝,堪称琅琊紫金石的标本,含有黄皮、白皮、金银线、鱼脑冻、翡翠、冰纹、火捺、玫瑰紫、天青、浮云白、豆青、石晕、圆眼、金星等丰富石品

从远处看,这正是徐淑彬先生描述的地形环境!时值冬天,小溪已经干涸,但是仍然能觅的水坑老料。

图为紫金原石,水坑边杂石

回过神来,仿佛如鱼得水,紫金李兴奋地在田边地头捡起石头来,鞋里灌进了土也不为之所动。同时,这里还有很多碎陶片和看上去很古老又似乎被加工过的石头,“我太激动了!我当时认为找到了一个文明的的遗址。”

图为紫金石老坑残砚

在紫金石山料老坑,其中一块带有凿痕的小残石被紫金李带回来了。这是古人的遗物,同样令紫金李兴奋至极。

图为紫金石残砚古凿痕

就这样,紫金李终于找到了紫金石产地,并把买了大量紫金石回来。

图为紫金原石,半山坡料

但是令紫金李伤心的是,出产紫金石的矿脉遭到严重破坏,石料开采留下巨大的矿坑,仿佛一个永远不能愈合的伤疤,又仿佛一个泪汪汪的大眼,冲着天空,无声叹息。

图为紫金原石采石后留下的大坑

更为可悲的是,大量的紫金石料,要么被当成石子厂的原料,粉碎后卖给了水泥厂;要么被当成垫路基的杂料,埋在繁华城市的柏油马路下……

紫金李翻遍了山,只找到五六块籽料

在买下的石料中,却又有99%的不能用,要么带有裂纹,要么风化严重,要么实质比较差,根本不能做砚台。

花三万块钱买的一车原石,最后只有四五块石料称心

紫金石一声长叹,他什么也不能改变。好在,他有新的发现,那就是紫金石有很多伴生石,石品也不错,也带有金星,可以制砚。

紫金砚中的“绿端”绿金石

它们或白或绿,或黄或青,如同端砚有白端、黑端、绿端一样。

紫金砚中的黄金石

紫金李称它们为绿金石、白金石、黄金石。

紫金砚中的青绿金石

天青色的石料

天青石料制砚效果,有点洮河砚的感觉

【成就紫金李】

因为痴迷于紫金砚,有人称他“紫金老李”。

琅琊紫金砚

于是他给自己取名叫“紫金李”,“以后紫金砚就是我的生命了,我决定这辈子专注做紫金砚。”

琅琊紫金石制砚

紫金李雕刻的砚台,借鉴日本美学中的“侘寂”风格和概念。

鲁之研老师对他说:“这个行业做传统的东西太多了,没有任何新意。当我看到你的东西,有一股新的力量凸显出来,我非常激动。”

紫金李着手开发紫金砚,一方面是要赋予砚台一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概念,即“文、用、赏、养”相结合的新砚台主张;另一方面,也是要对传统砚雕进行进行一场批判和创新试验。

韩国朋友见过他做的紫金砚台后惊叹到:“书圣王羲之就是用这样的砚台写字的吗?”

紫金李沉浸其中,因为他不光是设计制作一方砚台,更是打造一个带有传统文化意义的艺术品。

【余生请你指教】

紫金李的妻子很支持他的事业,尽力为他雕刻紫金石砚提供支持。妻子最懂紫金李刻的砚,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她经常抱着一块紫金石,向别人介绍这块砚台怎么怎么好。

紫金李经常向别人提起,说他经常把他的妻子比喻成一方绝美的紫金砚,相依相偎、互相欣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紫金砚同怀视之。

有一次,他指着书房里的砚台说,“时间过得快啊,这些年只做了这些小物件,但是心里特别踏实。”

基于多种紫金石的特点,石头的颜色、纹路和质地不尽相同,但每一块石材都细腻温润,配上手作的温度,每一方砚台都设计深远,每一款都别出心裁,紫金李甚至不舍得转让这些砚台,他每天都要看一看、摸一摸。

除了制砚,紫金李还喜欢看看书,练练书法、写写文章,虽然平淡,但他甘于这种生活状态。

偶尔,紫金李还会组织三五好友,搞个文人雅集或者小型沙龙,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交流下制砚的心得体会,欣赏下奇石和砚台。用一句佛家话来说,就是常怀平常心,亦即欢喜心。

紫金李最佩服的制砚家是临沂本地的刘克唐老师。虽然本地制砚高手如云,但是能像刘克唐老师这样善于制砚又工书法、砚铭和绘画的人少之又少,在全国也很少有这样的“文人砚”大师。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图片  北京 一起 欢迎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 法律百科  第1张

于是,紫金李下定决心以刘克唐老师为榜样,跟鲁之研老师学习制砚之余,向伯多晨老师学习书法和篆刻,力争做一个有“砚味儿”的匠人。

上图为不同坑口琅琊紫金石所制琅琊紫金砚

【后记】

紫金李为紫金砚写了首小诗:一见如故紫金砚,心生欢喜千千万;醒时摩挲不释手,睡卧犹能置耳畔。

紫金李篆刻作品

愿紫金李和他的紫金砚能够在鲁砚群星璀璨中大放异彩!

紫金李绘画作品

紫金李决心用匠心手作有味的文创器物,用器物承载传统的民族文化,用文化呈现艺术的生活方式,为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紫金李的使命,也是“紫金李”的中国梦,愿与大家共勉!

紫金李书法作品

部分砚台作品: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