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弄抖音免流量(抖音怎么弄免流量观看)太疯狂了
找工作上丰顺招聘网 ↑
魁星楼,原名文昌庙,又称文祠,位于丰顺县小胜镇宫径“铁扇关门”遗址山口附近,即今小胜中心小学西北侧山坡,坐西北向东南。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由乡贤李向辰、李辅猷等人倡建。李向辰,字星阶,清朝咸丰丙辰(1856年)科恩贡。所谓恩贡,是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中的一种。按照明、清时的定制,按照府、州、县学的岁贡常例,凡遇皇室庆典,府、州、县学加贡一次,作为恩贡。据丰顺县志记载,李向辰先生,在乡间教授经术,颇有才干。在咸丰年间,当地发生匪乱,李向辰先生组织团练,保土安民,乡间得以平安。咸丰七年(1857年),乡下发生大饥荒,李向辰先生自捐稻谷一百石,救济族人邻里。同治三年(1864年),李向辰先生又发动为京城大仓库募捐谷稻,数额巨大。剩余谷物,用于修筑学宫,倡建文祠、修桥筑路,为社会排难解纷,功在社会。李辅猷,是县志提到的另一位倡建文祠的人。但仅仅只有十六字:“李辅猷,字亮之,倡建文祠,行善积德之人”具体情况,语焉不详。如今,李向辰,李辅猷后人是谁,也无从了解。魁星楼,依山而建,坐西北向东南,为土木结构,由三座独立的建筑组成。其设计可谓别出心裁:根据山形地势,在陡坡上构筑了三层平台,平台逐层后退。魁星楼的三座建筑,就分别基建在这三层平台上,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照应,紧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气势非凡。第一层建筑,由一正屋、两横屋组成。正屋为一大礼堂,礼堂两侧,各有一门,通往横屋。其中,左边(西南边)横屋,由一天井,三个房间和一个大厅组成;右边(东北侧)横屋,由上下两个天井,以及六个房间组成。横屋房间,用作教师或者学生宿舍,横屋大厅,则是课室。正屋大厅后面,是一天井。天井处,有一小门,通往地下室。地下室位于二层平台西南侧地下,为一架空层,用于储藏物品。在天井右边(东北侧),在横屋后面位置,沿着石磴拾级而上,到达二层平台。石磴尽处,为一歇脚坪,与二层平台建筑前面的通道相连。通道并不宽,前面设有栏杆,可以俯瞰一层大厅后面天井。在二层平台上,建筑物一字排开,但房屋的面宽,要比第一层窄一些。中为一大厅,可以容纳六十多人,平时用作课室。大厅两旁,还设置有小房间和小课室。再从二层建筑右边屋后,同样有石磴台阶,拾级而上可以抵达第三层。第三层为一宽敞大厅,屋顶是亭阁结构。尖形瓦顶,由木制斗拱支撑,多边形结构。形状独特,气势恢宏。第三层建筑,也有人把它与其他两座建筑独立开来,单独称作“魁星楼”。其大厅门朝东北开,东南面则为宽敞大窗户。由于地处高处,且视野开阔,从窗户往东南遥望,尖山岽(笔架山)赫然在目,小胜村庄田背,宫下坪,背坑等地也一览无遗。魁星楼东南面,悬挂一横匾,上书“魁星楼”三字,字体雄浑苍劲,气势磅礴。魁星楼顶悬挂一巨大铜钟。钟声传达上课、下课,集合信号。由一根长绳连着敲件。下垂至第二层,拉动绳子敲击铜钟,发出“铛、铛、铛”洪亮的钟声,声音浑厚悠长,传遍小胜村庄各个角落。魁星楼楼内大厅,设置有神龛,供奉文曲星神像。据说,文曲星,为北斗七星之一。魁星神像,为一鬼站立在鳌头之上,举足起斗,手中握笔,呈一“魁”字,意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魁星看作是主宰文章兴衰的星宿。正因为如此,古代文人拜谒魁星已经形成一风气。文祠前面,还有一条溪流,穿越而过。流水源自朱茅坪村。流水清澈,晶莹剔透,又给文祠增添几分灵动气息。魁星楼建成之后,供奉文曲星,实行春秋两祭。同时,文祠还作为学宫之用,专门培养科举人才。小胜从此文风鼎盛。1941年,丰顺二中曾经在此办学。据民国丰顺县志记载:“民国十六年(1927年),邑绅李介丞等创立於留隍。由三区柴炭竹木捐为学費,旋奉令裁去捐款,改由县府拨助二千元。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迁扁砂改为县立,改名丰顺二中。(民国)三十年(1941年)迁小胜。”不久,丰顺二中迁潭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文祠为小学建制。据知情况人回忆,1947年,当时文祠举办有1至6年级共六个班,学生人数达60多人。其中,三年级全班有8人,包括李少奇,李少和,李秉柱,李德贤,李少烹、李冯儒,李冯福等8人,他们均是小胜知名人物。当时,三年级在二层上课。同时期上六年级的,有李少正、李松林,李少庭、李天送等人,则在三层“魁星楼”上课。李少庭是三坑甲埔人,李松林为小胜黄泥塘人,均天赋异禀,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学生当中,李少奇,李少和,李少正是亲兄弟。他们父亲名叫李伟清,是旅居缅甸的华侨。1947年大年初二,潭江发生美国飞机坠落潭江沙坝事件,李伟清刚好从缅甸回到小胜,便被招去担任翻译。后来,飞机被拆解,用船运走。那时还没有通公路,船运是当时唯一交通工具。(详情请参看拙作《韩江记忆:沙滩》)当时,学校校长为李自强,教导主任为朱国华先生,均为朱坑村人,教员有李南辉、李秋史,李少白等人。当时,还有一位老师,担任音乐老师,他的名字叫陈庆宗(陈坚),是共产党员,砂田镇占头人人,以教师身份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当时,有廖金溪等一批人,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革命道路。解放后,陈宗庆(陈坚)在潮州市工作,官至市人大主任,留下了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文祠,一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仍然发挥着小胜小学部分功能,但八十年代,由于建设小胜小学而拆除。乡贤李德贤先生曾经出资聘请李江淮先生,重新绘制魁星楼图册。李江淮先生是小胜本地著名艺术家,建筑设计师,艺术天分很高,曾因主持黄金镇祥辉楼设计而名闻遐迩。解放后,还担任小胜汉剧团艺术团的舞美设计。经过努力,李江淮先生完成了包括建筑图,结构图等设计。后来,李德贤先生将图纸交给了镇政府有关部门保管,遗憾的是,后来因保管不善,图纸不翼而飞。当年那个著名的铜铸大钟,也不知下落。文祠,小胜人的记忆中,是非常神圣的。在小胜新修筑的街道,也用文祠街来命名。可见,文祠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人们期待,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修复文祠,让魁星楼重放异彩。来源:小胜人文;潮客汇编辑:可燃冰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