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前景如何(水产养殖什么最快)万万没想到
【编者按】“小邹鲁”金华,文化资源丰富、地位独特。为充分挖掘、展现这一丰富的资源,提升浙中生态廊道的文化内涵,金华市政协文史委联手市社科联、市方志办、市文物局、市档案局、市婺文化研究会和金报全媒体中心、金华晚报、浙江新闻客户端、金华之声共同推出“文史记忆”,寻找八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文化力量。
金华有位先贤,相比于当地名流,他在海外的影响更大,特别是他用毕生心血精研的一本著作《周易窥余》。该书以其独到见解,精辟议论,独树一帜,成为易学的标新立异之作,堪称千古奇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周易窥余》综合了古代众多易学研究典籍之精华,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易学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的文献资料,是金华讫今存世的唯一一本易学经典。至今,《周易窥余》已成为台湾、香港一些名牌大学研究生的必读书目,台湾学者作为专题学术课题,正兴起一股研究郑刚中易学之风潮。
《周易窥余》作者郑刚中 (1088-1154年),字亨仲, 婺州金华曹宅郭门村人。南宋绍兴二年(1132)中进士第三名,是金华科举时代唯一的一名探花。历官监祭御史、殿中侍御史、礼部侍郎、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四川宣抚副使,政绩斐然。他力主抗金,是与宗泽齐名的南宋抗金名臣,《宋史》有传,时人称“宗泽猛虎在北,刚中伏熊在西。”任四川宣抚副使(南宋地方驻军统帅、正四品),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从此“金兵不敢犯”。因其数度得罪秦桧,最终被其所害,后宋高宗为郑刚中平反,并追谥“忠愍”。
郑刚中是南宋前期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力的一位风云人物,他在诗、文上均有很高的造诣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他长期异地为官,每到一地,宦绩显著,深得民心,留下了很多诗文著作,经史贯通,诗文兼美。其文集流传,保存完好。诗作数量可观,今存诗730余首,文学价值颇高。著有《北山集》《周易窥余》《经史专音》《论语解》《孟子解》等,且都被选入《四库全书》,可谓著述等身,是金华古代名人中著作选入《四库全书》最多的一位。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四库全书》全文编录的166部易学论著中,精选41部编成《四库易学丛刊》,郑刚中的《周易窥余》被选中影印出版,足见该书在易学研究史上的学术地位和经典价值。
《周易窥余》是对《周易》的独到诠释和阐发。《周易》相传系周人所作,故称“周易”,系战国时期儒家作品。整部《周易》全文分为周易上经、周易下经、系辞传上、系辞传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等部分组成。《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儒家经典之一。“易”有简易(执简取繁)、变易(万物皆变)、不易(规律不变)三义。
易学又以《周易》最为经典,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是周朝的一部卦书,《易传》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卜筮用书《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和发挥。《易传》是《周易》的组成部分,也称《十翼》,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卜筮用书《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易传》通过解释《易经》,表达了丰富的哲理思想,尤其是朴素的辩证法观点,被后代儒家奉为重要经典之一。
自古易经就分成两个派别:一是义理派,一是象数派。易学在汉代只注重象数占卜之术,魏晋注重发挥《易》中义理,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则以《易》为儒家的心性之学,大加发挥,构造出理学的哲学体系。北宋时期创建理学体系中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都是通过易学阐发自已的思想,其中“二程”(颢、颐)以《易传》为重要思想基础,论证理与天理支配天地万物及人事,倡导“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基本构成了以精神性的“理”为核心的学说体系。《周易窥余》作者郑刚中接受了北宋“二程”的理学思想,致力于易学的研究和发挥,是“二程”兄弟俩易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周易窥余》共十五卷,此书以程颐《易》学主“义理”,朱震《易》学主“象数”,遂参取两家,阐发其所未尽之义。书中《乾》《坤》二卦及《系辞传》以下原缺不解。其本罕传,朱彝尊《经义考》注曰“未见”。唯《永乐大典》存其文,但缺《豫》《随》《大畜》《大壮》《睽》《蹇》《中孚》七卦。四库全书云:“其七卦为原本所缺者,但录经文。”
《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刚中是书,始兼取汉学,凡荀爽、虞翻、干宝、蜀才九家之说,皆参互考稽,不主一家。其解义间异先儒,而亦往往有当于理。能自出新意,不为成说所拘。”至于解《泰》之九二,《大有》之《大象》,议论尤正大精切,通于治体。
《周易窥余》自序中开宗明义,“窥余,窥窃易家余意缀缉而成也”。《周易窥余•自序》云:“近世程颐正叔为《易传》,朱震子发又为《集传》。二书颇弥缝于象义之间,其发于古今之奥为有功焉。但《易》之道广大变通,诸家不能以一辞尽。有可窥之余,吾则兼而取之。”因此,书名《周易窥余》。
《周易窥余》全书涵盖兼取汉宋,融贯象义之易学,博采汉以后荀爽、虞翻、王弼、干宝、李鼎祚等二十余家之说,相互考稽,不主一家,旁征博引,博采众说,阐发经义,皆有独到的见解。解说间颇有新意,言于易理。议论尤正大精切,通于治体。
《周易窥余》对六十四卦的解说中,郑刚中不诠释“乾”、“坤”二卦,原因是《易》者天地万物之奥,乾、坤则又《易》之奥,予于乾、坤不敢谈也。《周易窥余》着笔注重于阐释《周易》卦爻之象,辞、变、象、占,阐明爻位之律,发易理之精髓。以诠释易理之幽微,演释易理之精妙。阐明消息卦气之大义,契合天地阴阳消长之真谛。阐发同义之例,开启触类旁通之门。兼论异议之说,抨击以讹传讹之陋习等诸多特色,成为既传承又创新的易学扛鼎之作。
《周易窥余》通过对卦象所含易理的深层解读,向人们展示一种现象、一种道理,然后通过这个现象、这个道理向人们预知或明示一种事物未来运动趋向、发展的必然趋向、走势,从而指导人们按客观规律去办事。从《周易窥余》中,我们可以探索到郑刚中易学思想的源流,窥视出郑刚中的易学观点和政治主张,领略到郑刚中易学思想价值和易理创新之精髓。
南宋爱国名臣郑刚中在两宋易代之际,从国运兴衰、朝廷安危和苍生忧患出发,窥探卜测两宋风云变化莫测的玄机和义理,洞察预知两宋发展的趋向和走势。按照郑刚中《周易窥余》所阐发易学思维的理解,战争与和平也是事物最基本对立关系,同样可以概括为阴阳对立面的互交作用。
郑刚中的政治主张,正是他在构想《周易窥余》时,研究《周易》简易、变易、不易三者关系的朴素辩证证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简易就是世界上所有最复杂的事物,可以用最简单的符号(即阴阳二爻)来概括,也就是把世界最根本的规律概括为阴阳对立面的互交作用:“一阴一阳之为道”。如两宋与周边各国最根本的关系就是一对阴阳对立面的互交作用的矛盾关系,而变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不平衡,也就是两宋与辽、夏、金周边各国的不断对峙、冲突与战争;变易的发展变化和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不易就是基本平衡,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也就是说两宋与辽、夏、金周边各国(包括后来崛起的蒙古国)的谈判、和议与和平是相对的、暂时的。
从郑刚中《谏议和奏疏》《再谏议和疏》《三谏议和疏》《四谏议和疏》《议和不屈疏》等奏文中可以看出,郑刚中主张:“立国之道,以守常为正”,但是不可以忘和议之害,“强敌改心,事随世变。”《周易窥余》正是郑刚中施展政治抱负的思想指南,郑刚中也是中华易学文化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践行者、传承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