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搜索流量 入池什么意思(淘宝搜索流量 入池怎么设置)没想到
曹操横槊赋诗
文:魏东月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对古代绝顶人物的最高评价。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盖世武将数不胜数,大文豪、大学者、大学问家更是百花齐放,可是能做得到文武双全者,可真没有几人。
大诗人李白,可算是历史上最高级别的文人了,而且他剑术非凡,有诗仙、剑仙之称。放在他那个时代,称得上是能文能武之人杰。若是纵观历史,他却算不得文武双全,他的“武”在于个人修为。楚霸王项羽曾说,剑,一人敌,不足学,要学万人敌。而“武”之大道,正是“万人敌”,攻城掠地、纵横千里,勤王卫道、精忠报国。
这样一来,文武双全的历史要求就高了起来。
那些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的元帅、将军不在少数。最著名的非岳武穆岳飞莫属,岳飞的战绩军功无需赘述,他的文学作品也相当不俗,《全宋词》收录其词三首。一首《满江红》千古流芳,气概非凡;一首《小重山》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尽诉衷肠。诚然,《满江红》是否确为岳飞所做仍存有疑点,但一生征战的岳飞作为文武双全的武将门槛已经当之无愧了。
岳飞画像
反之,文人气质深重,作品流传深远,却可以马踏四方、运筹帷幄的人物,曹操首当其冲,他是东汉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一首《观沧海》大气磅礴,极尽建安风骨之慷慨苍凉,他的诗歌存世二十余篇,《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俱是千古名篇。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期,曹操重视文学并且努力推动发展,是建安文学的奠基人。建安时期几乎所有的文人都与曹操有关,三曹其余二位是他的儿子,建安七子皆为他所庇护。建安文学之所以繁荣只因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畅率真。
就这样一位文学史上的大人物,他的本职工作是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一生,南征北战,破黄巾、败袁术、擒杀吕布、远征乌桓,虽未能赢下赤壁之战,但三分天下之后,曹魏仍是三国最强者,曹操的政治军事才能可见一斑,并且他还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如此可见,曹操已经可谓文武双全的标杆人物。
按以上标准,除了岳飞和曹操,整个历史长河里的文武双全之人已经只剩下不足一手之数。
鞠躬尽瘁忠武侯——诸葛亮
诸葛亮与曹操相似,同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期作为刘备的军师,他于草庐中便定下“三分天下”之计,随后经历火烧新野、赤壁之战,军事才能尽显,最终辅佐刘备称帝。后期,刘备去世,刘禅年幼,诸葛亮成为蜀汉的实际掌权者,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虽然未竟全功,但于“武”一途,可算是历史上最顶儿尖儿的人物之一。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在民间,诸葛亮更是近乎神话一般的人物,《三国演义》称之“可安天下”。他的本领几近乎神仙,拥有不可思议的法术神通:赤壁之战可借东风,八阵图困住东吴大将陆逊,空城计抚琴吓退司马懿,甚至预知自己寿命不多,布七星灯阵续命……同时,他还是一位发明家,他制造了机关驱动的木牛流马、孔明灯、连续十发的诸葛连弩……
胸中所学如此庞杂也并未影响到诸葛亮“文”之功力。
诸葛亮传世作品并不多。想来,在他仅五十四年的寿命中,大多处在南征北讨、鞠躬尽瘁的劳碌之中,难有闲暇。然而,仅就《出师表》一文,便足以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
其中尤以《前出师表》更为出色。当时为建兴五年(227年),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刘备匡复汉室的夙愿。于是,向后主表达了自己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忠贞之志,以及诲诫后主不忘先帝遗愿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挚,文笔酣畅。
岳飞手书《前出师表》(拓本)
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南宋陆游《书愤》评价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清代丘维屏评价道:“明白剀切中,百转千回,尽去《离骚》幽隐诡幻之迹而得其情。”
词中之龙——辛弃疾
作为宋代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的辛弃疾,文之盛名流传久矣。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辛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稼轩长短句》中辛词六百余首,多为千古流传之佳作。
可是,鲜有人知晓,辛弃疾年轻时曾是威名远扬的抗金将领,他创下了以五十人之数奇袭数万人的敌营,并成功捉拿叛徒的壮举。
辛弃疾出生时,故乡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所以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 ,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的辛弃疾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期间,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
可惜,居安不思危的南宋小朝廷无法认可辛弃疾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远大理想,最终令其岁月蹉跎、仕途失意、抱憾终生,所幸宋词史上也因此多了一位“词中之龙”。
吾心光明 亦复何言——王阳明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句带着深刻的唯心主义理论的话出自明代大儒、思想家王阳明所作《传习录》,也是其阳明心学的著名论点,更散发着这位哲学先贤超越时代的光芒。
王阳明画像
王阳明在哲学文化上的伟大以及贡献很难用文字叙述,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在朝鲜、日本广为流传;他精通释道儒三家的思想,并且青出于蓝、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许许多多的伟人……不必赘述,从后人评价亦可管中窥豹。
黄宗羲: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王士祯: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曾国藩: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梁启超: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孙中山: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胡哲敷: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阳明。
蒋介石甚至因崇拜王阳明,将原名蒋志清改为蒋中正,“中正”出自王阳明的名言“大中至正”。
余秋雨: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守仁)的名字。由于他的哲学思想高超、警策、简明,又由于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奇特、宏富,他在中国文化领域的知名度是其他许多哲学家无法比拟的。
……
这位灿若星辰的伟大思想家,还有着上马定乾坤的盖世军功,是明代仅有的三位凭借军功封爵的文臣之一。
正德十二年(1517年)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王阳明亲率精锐在上杭屯兵,假装撤退,随即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七月,进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横水,破敌巢八十四,斩杀、俘获六千多人。战毕,在横水设置崇义县,随后还师赣州。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执掌兵部的王琼却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随后,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王阳明率兵讨伐,以迅雷之势消灭叛军、生擒宸濠、平定乱局,用时仅35天,可谓用兵如神。
嘉靖六年(1527年),广西思田土司举兵叛乱,王阳明再度统军征战,巧施妙计降服叛军。次年,八寨和断藤峡土著居民暴乱,王阳明第三次披甲执锐,大获全胜。
与王阳明同是浙江余姚人的作家余秋雨曾在散文《乡关何处》中这样写道:正因为他是余姚人,我由衷地为他和故乡骄傲。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