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铺差评的回复(淘宝差评卖家怎么去回复)怎么可以错过
人物小传:
韩学宝,出生于中医世家,韩式中医的第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中医,2004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韩学宝从事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针灸、《伤寒论金匮》等研究10余年。
写在前面的话:
中医指的是以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民智慧的结晶,并随之诞生了诸多学派著作。正所谓"医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在我国中医发展的悠悠历史长河中,道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道医是以《道德经》中的道和黄帝内经为基本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为形神兼治手段。道医既谈道教,又谈中医,自成门派,又自成体系。道医发展的根本特征是援道入医与援医入道,昭示了医道同源,医道一体与医道互补的道家医学传统,涤荡道医学者修养生命、济世利民的情怀。我国中医圣手中,如:张道陵、孙思邈、杜光庭、张伯端等高人都是道医。近日,笔者与道医的传承者百贤堂创始人韩学宝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来听一听这位年轻一代中医传承中医经典的故事。
杏林之家,代代相传笔者:韩大夫,看到您在中医行业里真的是年轻有为,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中医呢?能给我们说一说您家族的传承故事么?
韩学宝:我家从我祖太爷开始做中医的,祖太爷他们当年就是道医,一直传承到我这一辈。我从记事开始就开始接触中医,从小到大我都是与中药为伴。7,8岁的时候父亲就教我把脉,我今年虽然才37岁,但是我已经从医15年了。父亲为了学中医吃了很多苦,这更加深我对学习中医的坚定之心。除了跟着父亲学习之外,我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习系统中医知识。毕业以后,我将传统道医与现代中医相结合,得到非常好的疗效。
笔者:15年的从医经历,您一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病人,有让您觉得特别棘手的病例么?
韩学宝:从医这么多年,一定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的病人。年前就来过这样一位患者。是一位心脏瓣膜受损的病人,他来的时候心脏已经严重到跳一下、停一下的程度了。当时我没有立即就接治他。相对于这种病理疾病,我认为西医的治疗可能更有利于他。故从患者为本的角度考虑,我让他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这位患者去了医院以后,西医告诉他要做手术,换心脏瓣膜,高昂的手术费用让这位患者望而却步。从医院出来以后,这位患者就又找到了我。我当时就想:一定不能辜负患者对我的信任与依赖。我运用古方配方为患者抓药,为了方便患者食用,我运用的是颗粒中药,以气血生津为生理病理的基础方式治疗。一个星期之后,这位患者心率就恢复了正常。能治好这位患者,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中医学的一大进步。中医学再次用实践证明了它无穷的魅力。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还年轻,相比于父辈,我所在的中医大环境是相对比较好的。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医学智慧,行医治病,更时刻秉承着良好的医风医德。
治病求本,务资化缘笔者:2019年年末到现在,新冠肺炎席卷了整个中国,市场经济遭到冲击,这样的大环境下,您对百贤堂的下一步发展有什么计划?
韩学宝: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做好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以精湛的医术为载体,秉承"全心全意以患者为本"的服务宗旨,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今年虽然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挑战即是机遇。对中医发展来说,今年是挑战也是机遇。目前我已经在大连开了分店,想要做中医与西医并重发展的诊所,我们现在也需跟上时代的步伐亦步亦趋,稳步发展。
笔者:刚才您也提到了中西医并重发展这个问题,那对于现在的中西医结合的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韩学宝:我觉得中西医并重这个观念是对的,但中西医结合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中医,西医,从诊断上,到治疗,系统的方案都是不一样的。现在很多人都说中西医结合,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我平时在治疗的时候运用西医,也运用中医。这么多年实践下来我发现中西医好多结合不到一起去。比如说,西医诊断一个病患是要借助化验、CT、核磁这些辅助检查去诊断一个患者的病症,然后对症用药。中医诊断一个病患不借助各种检查,完全靠传统的望、闻、问、切这一系列的诊断方法去给患者诊断疾病。诊断完之后,辩证症型然后用药治疗。中医治病要辩证分型,中医跟西医的治疗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说现在人都说结合其实结合不了。现在很多人去西医医院做检查,大夫给开药,开中成药,这个药也对症但就是效果不理想。这就是因为他对了症,却没有对这个症型,所以就没有疗效。所以我是不提倡这个中西医结合的。
巧借东风,普及中医笔者:您觉得今年的疫情对整个中医事业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对接下来中医事业的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韩学宝:今年对中医事业来说确实是一个机遇,疫情期间,让更多老百姓看到了中医的疗效。无论是从疗效、费用,还是副作用上,中医治疗都比西医治疗有更显著的效果。这也纠正了一个老百姓认识的误区——中医治疗太慢。其实中医治疗并不慢。造成今天中医现在的发展状况的根本因素就是老百姓的认知。现在老百姓都是去过很多地方实在治不好之后,才想到来看中医,又期待中医能给他一下就治好,一旦达不到心理的期待,就会对中医产生质疑。现在中医想要发展,首先药是必须要好的,要用好的药材,没有好药就治不好病,然后就是人才一定要有传承。人才传承是很重要的,对中医人才筛选严格把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医人才应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中医不仅要重视理论,更要重视实践,应该早临床和多临床,才能累积更多医学经验,才能更好地让中医服务于人民,显示中医独有的魅力。真金不怕火炼,中医现在的发展是一路向好的,我相信中医以后一定会在中华的大地上再次开出花朵。
笔者:提到中医药的人才传承,您对人才培养有什么看法?
韩学宝:现在的教育体制对中医教育这一方面还是比较缺失的,想要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首先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的中医医师,传授中医理论,培养新一代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应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以提升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搭建不同层次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用新鲜血液补充人才缺乏及继承不足等问题。
后记:
中医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深烙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印记。中医药文化从《周易》和儒、释、道及诸子百家学说为主的丰腴的母体中源源不断吸收着养料,积淀了深厚的内涵和功力,从而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中医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古代思想文化的知识成果,并与古代哲学、诸子文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多种文化形态相互渗透影响,形成了今天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思想形态和治法治则。百贤堂作为中医文化的传承者,始终坚持大医情怀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理念,培养新时代中医医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好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教育,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养成教育;从中医药文化缘起切入,从中医药文化思想、中医药文化伦理、中西医文化比较等问题出发,在传承中提高认识,在扬弃中发展创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