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的规模认定,中小微企业定义

admin

光绪时朝廷大臣?

作者:史遇春

阎敬铭,生于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卒于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享寿76春秋。

阎敬铭去世之后,清廷赠他太子少保,谥文介。

阎敬铭,字丹初;陕西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人;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进士,时年29岁;晚清大臣。

阎敬铭理财有道,为官清廉耿介,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

《清史稿》卷四百三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五有《阎敬铭传》,传中评价其人曰:

“敬铭质朴,以洁廉自矫厉,虽贵,望之若老儒。善理财,在鄂治军需,足食足兵,佐平大难。及长户部,精校财赋,立科条,令出期必行。初直枢廷,太后颇信仗之,终以戆直早退云。”

《清史稿》对阎敬铭的评价,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他非常质朴。

第二,他为官清正,平生以廉洁自勉。

第三,他没有官僚气象,即使是身至显贵之后,看起来,还是老书生的样子,没有失掉读书人的本分。

第四,他善于理财,主要表现在:(一)在湖北治办军需时,供应充足,对弥平祸乱厥功甚伟;(二)执掌清廷户部时,精确校订国家的财政税赋,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执行力非常了得,令出必行。

第五,他为人憨厚刚直。刚进入枢廷(拜相,入军机),很受慈禧皇太后的信赖和仰仗,但最终还是因为戆直而无法迎合上意,早早就退出了枢垣。

《清史稿》而外,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胡林翼对阎敬铭的评价也很高:

如“阎敬铭气貌不扬,而心雄万夫。”

再如“综核名实,居心正大。”

阎敬铭其人,总体可以记述的情况,大体如上。

下面,依据清人欧阳昱所著的《见闻琐录》中《阎相国》一节,来说一说关于阎敬铭的轶事。

阎敬铭中进士之后,被选为庶吉士。

所谓庶吉士,乃是明、清两代翰林院中的短期职位。

庶吉士是在考取进士的人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的,是皇帝的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的职责。

在明代时,庶吉士是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以后,庶吉士选官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的朝考决定。

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中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

庶吉士有似于现代的实习,任职期间,就是熟悉并经历官场业务的过程。

清代,庶吉士三年期满,在下次会试前,会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也有派到各地方任官的。

阎敬铭庶吉士期满,散馆改户部主事。

阎敬铭在户部主事任职期间,户部有一名老书办(即书吏,掌管文书,核拟稿件,后用为掌案书吏的专称。在官场上,书吏是不入流的。)。这位老书办凭借在户部舞文弄墨的职务之便,起家致富,家中有百万两白银之多。

发财之后,就会想着要当官,这是世间自古及今很多人的想法和实际做法

这位老书办也不例外,资财充裕之后,他就改了名字,然后向清廷缴交了银钱,捐了一个四品的官衔。

阎崇年曾经对清廷的捐纳做过讲说。据其所称,清高宗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的捐官价码如下:

郎中(五品),银9600两;

主事(六品),银4620两。

道员(四品)银,16400两;

知府(四品),银13300两;

同知(五品),银6820两;

知县(七品)银4620两;

县丞(八品),银980两。

就开价看,似乎捐纳的银两也不算多。可是,需要想一想,清代一品文官的年俸为180两银子(未计禄米),四品文官的年俸为105两银子(未计禄米)。就此来看,似乎捐纳的价目也是挺高的。(当然,外官的养廉银数目巨大,又是另当别论的。)

因为不差钱,那位老书办不仅自己捐了官,而且,他的子弟,捐道、府衔的也有四五人之多。

这一家人,捐官之后,就开始在官场上往来结交,和王公大臣关系亲密。

这位老书办的事情,阎敬铭进入户部之后,应当是有所了解的。

有一天,老书办在办事过程中,出了很大的纰漏。

阎敬铭就把老书办召过来,对他说到:

“我知道您的声势很大,但是,您今天触犯了国法,我是不能饶恕您的!”

于是,阎敬铭就吩咐隶役杖责老书办。

老书办当然也不害怕,他回阎敬铭道:

“士可杀不可辱。”

意思大约是,您这样做不对。

阎敬铭回答老书办说:

“士的确不可辱,但是,您是不能称士的。”

同部的官员见阎敬铭要杖责老书办,都大惊失色,大家一齐请求对老书办免罚。

阎敬铭没有回应。

有人反应灵敏,将这件事告知外面。

外面有人拿了说贴来向阎敬铭求情,他还是没有答应。

最终,老书办还是被杖责四十。

写到这里,我还有些不放心,不知道户部主事可不可以杖责书吏,查阅资料,《清史稿》卷三百五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三《李仲昭传》有:

“既而赴户部点卯,杖责书吏,户部摭其事奏劾,下吏部议。”

由此,差可比拟,事或可行。

阎敬铭杖责老书办的第二天,就有王大臣向户部的长官发话:

“贵部之中,怎么可以容得下这么狂妄的司官?”

这位王大臣,肯定就是老书办交往之中、关系密切的后台之一了。

对户部堂官说完,还不算,这位王大臣还示意自己的同党,盯紧阎敬铭,一旦发现他有什么过失,准备马上下手弹劾攻击,可是,始终没有找到机会。

后来,胡文忠(林翼)对阎敬铭多有耳闻,很欣赏他的才能,认为他很有风骨,可以办理大事。

当时,胡林翼是湖北巡抚,上书朝廷,请求调派阎敬铭来军中效用。

阎敬铭到了胡林翼署中之后,面对胡林翼的欣赏,很是惭愧,他非常实诚地对胡林翼说是:

“前辈奏调我到军中效力,这真是个太大的误会。说真话,我对军务一无所知。”

胡林翼对阎敬铭说道:

“没事。不用您行军打仗,您在本省任职,请您管理粮台〔清代行军时沿途所设经理军粮的机构。〕,您意下如何?”

阎敬铭回道:

“这个倒是可以,我大约可以胜任!”

那时候,胡文忠(林翼)正在攻打九江,敌方另外派了一支军队,从小道进击,前来侵犯湖北。

得知敌方派兵进犯湖北,而清廷主力在攻打九江时,城内人员,纷纷逃避,管理粮台的很多人,也随之四散。据说,当时只有阎敬铭最为坚决,他守着粮台的财物,始终没有离开。

情况危急,湖广总督官文(谥文恭)不放心,就派了两个人前去察看粮台。

那两人达到之后,发现阎敬铭已经上吊了。他们赶紧将阎敬铭救了下来。还好,来得比较及时,阎敬铭没有死去。

阎敬铭自经前,还写了一首绝命诗,就放在案头。

救醒阎敬铭后,官文派来的两人之中,一人在阎敬铭身边护理,一人拿了阎敬铭的绝命诗回去复命。

官文读了阎敬铭的绝命诗,啧啧称叹。他立即向胡林翼修书一封,并将阎敬铭的绝命诗夹在其中,派人飞报给胡。信中写道:

“公为安徽解围,也要顾及湖北啊!”

胡林翼收到飞报之后,马上拔营回救湖北。

之后,胡林翼对阎敬铭更加钦敬,并向朝廷极力保奏,推荐他可以大用。

胡林翼识人,用人,还举荐人,这才是他最为英武的地方。

很快,阎敬铭就代理湖北按察使。

半年之后,丁忧,去职还乡守制。

胡林翼去世后,清廷想到他在世时对国家的建言,就召授阎敬铭为布政使。

后来,阎敬铭又被拔擢为山东巡抚。

在山东任上,山东藩库〔清代布政司所属的粮钱储库〕仅存银数千两。存银如此之少的原因,就是因为州县的一再亏空。当地的官员,拿着藩库的银子,贿赂其幕友、书吏,然后,大肆侵吞,一起蒙蔽掏空。而且,因为地缘关系,已经形成了一张牢不可破的黑网。多年以来,这种状况一直存在,历任地方大吏,都无法对此有所作为,不能清理其间的弊端。于是,这似乎就成了习以为常的情况了。

阎敬铭在户部时,精通会计。于是,他下令对藩库进行核算。

命令下达之后,藩库的幕友、书吏极力反对,说是核算是不可行的,而且,想方设法、百般作难。

阎敬铭得知情况复杂、核算困难后,十分震怒,他下令道:

“有敢阻挠对藩库进行核算者,斩!”

那些幕友、书吏都听说过阎敬铭戆直的名声,听他这么一说,就都不敢再做小动作了。

于是,提调账册,一一清查,其间的弊端、漏洞全部被核查清楚。

结果,侵占藩库财物的州县之中,有一百五十三家被籍没,书吏数人获罪杀头,藩库幕友十余人被驱逐。

清查核算之后,阎敬铭还向清廷奏请,建立制度,地方钱粮的收缴,半年向国家一报,逾期不报者,立即参奏革职。

从这以后,没有人再敢像之前一样了。官员不敢侵吞冒领,民众的困顿也有所舒缓。

几年之后,山东藩库的银子蓄积有五百万两之巨。

后来,阎敬铭因为未查明情况就奏保总兵王某。王某滥杀,阎敬铭保举失实,被御史参奏弹劾。于是,他告病辞归。没有积蓄,阎敬铭卖掉衣物,才得三百两银子,作为回乡的路费。

据说,回乡后,阎敬铭曾做过某县书院的山长,以束修赡养妻子,不再有出山之想。

多年后,清廷又起用他,阎敬铭后官至相国。

明清对于内阁大学士,也雅称相国。

清德宗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阎敬铭充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晋协办大学士。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授阎敬铭东阁大学士,仍然管理户部,赐黄马褂。自陈衰老,辞去军机大臣。

(全文结束)

这是我的头条号网址:

#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

小微企业的规模认定,中小微企业定义   产品销售话术 销售话术技巧 值得看韩国电视剧 抗日电视剧排行榜 建材电话销售话术 搞笑电影 百科资讯  第1张

光绪时期的名臣阎敬铭是如何整顿户部、查办云南军需案的?

阎敬铭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及第,进京任职,历经道光、成丰、同治、光绪四朝,先后在中央和地方充任重要领导职务。先后担任过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以及地方巡抚、按察使,实掌中央和地方的经济财政大权,是晚清重臣,有“救时宰相”之称。

阎敬铭最擅理财,生活极为简朴,执法嫉恶如仇,不避权贵。在朝中担任军机大臣期间屡屡顶撞慈禧太后。鲜为人知的是,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阎敬铭,还有难以示人的另一面。

★凶恶的刽子手

清同治五年八月,山东巡抚阎敬铭派兵进剿被山民张积中等人占据的黄崖寨。山寨被清兵攻破后,张积中一家老幼及从众200多人被屠戮殆尽。在阎敬铭默许下,发财心切的官兵趁机在黄崖山附近掳掠,烧杀奸淫,居民被杀戮2000多人,包括有不少士绅、官员眷属们被当众轮奸后,还被扒光了衣服示众,其凄情惨状连登州知府豫山也看不下去,连夜派人到省城购买棉衣为其御寒。长清县令陈恩寿则愤而辞官。

张积中苦心经营十年之久的黄崖寨土崩瓦解,山上12000多名寨民,除几百名妇女儿童被掳往山下被转卖外,几乎无一幸免,血水顺着山崖缓缓地流淌,然而官府却没有从山寨里找到半点谋反的证据。阎敬铭感到无法向朝廷交待,派人反复遍搜山寨,仍未查到可做谋反罪名的证据。却在无意间发现一箱戏衣,阎敬铭命人抬到山下,差人寻来7位缝工,连夜将红衣改缝为太平天国号衣及龙袍等物,又把黄幔改成太平天国旗帜。于是,张积中谋反有了铁证,而阎敬铭等血洗黄崖山的数十名大小官员也便得到了朝廷的赏赐与擢升。

★识时务的官僚

阎敬铭素有直名,但并不迂腐。咸丰时期,胡林翼担任湖北巡抚,处在与太平天国作战的前线,阎敬铭在其幕中负责筹措钱粮。胡林翼的顶头上司湖广总督官文是个典型旗人,庸碌无为,贪财好货,大肆卖官。对胡林翼用兵还经常掣肘,胡林翼非常不满,准备弹劾官文。阎敬铭得知此事后,急忙劝解道:“有如此好的上司那里去寻,为何还要弹劾。”,胡不解,阎敬铭给胡林翼仔细分析了其中情弊,有三点,其一,清朝立国以来,向来不轻易让汉人掌握军权。如今朝廷以汉人统军,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但形式上必须仍以旗人为尊。尤其在湖北这种天下要冲的位置,朝廷必不会随便派人过来,因此总督官文肯定是咸丰皇帝亲信的人物,不是你一份奏折就可以轻易弹劾走的。

其二,以巡抚身份弹劾总督,就官职而言,总督地位更高,就亲疏而言,皇帝肯定更信任旗人而非汉人,胜算非常小。即便成功把官文弹劾走了,又怎么能保证朝廷新任命的总督不比官文还差呢?如果到时再上弹章,难道不会引起朝廷的猜疑?

其三,官文虽然贪财又无能,但他在这当总督的好处是不管事。万一朝廷另外派一个总督过来,虽然非常廉洁,但什么事情都自作主张,不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到时岂不是更坏事?还不如让他现在贪一点小财,只要能让他对你言听计从,对大局而言岂非更加有利呢?

听了阎敬铭的话,胡林翼恍然大悟,若不是你这番话,我差点犯了大错。于是胡林翼后来对官文的不当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继续与他称兄道弟,也借此赢得官文的信任,得以毫无掣肘地大展拳脚,立下了后来一番大功业。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