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试用编织机?如何试用编织机视频

admin

从“夫人”到“妃”到“天妃”再到“天后”,妈祖地位层层攀升,前头的定语越缀越长,由民间神变成了官方的航海保护神。

晏藜

按农历算,今天是三月二十三,正是妈祖娘娘的生日。之所以对这一天特别留心,是因为我多年前曾有过一段在福建生活的经历,每年这个时候,福建许多地方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妈祖的活动。

妈祖是东南沿海一代的人们敬奉的海神,是中国古老神祇中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古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耕民族以耕田为生,游牧民族以放牧为业,而居住在海边的人们,就靠出海打渔来维持生计了。但出海远不如耕田放牧那样安全,被海涛吞噬掉性命的渔民不计其数,人们非常需要一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的神灵,于是,妈祖这样一位扶危济困的女神便出现了。

不过,妈祖并非天生就是神,而是先从百姓中来,其后才被不断神化。南宋李丑父在《灵惠妃庙记》中这么说:“妃林氏,生于莆之海上湄洲。”同代李俊甫说此女“生而灵异”,从小就聪慧异常与众不同。同为南宋文人的廖鹏飞在《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中,又提到她“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

到此,妈祖的原身形象就很清楚了:她本家姓林,出生于莆田的湄洲岛,年少时是一位祝祷祸福的巫女,颇有些才能和情怀,既善于占卜凶吉,又乐于帮助别人,在当地百姓中有个好的名声。只可惜英年早逝,“年三十而卒”,人们不甘心她就这样死去,就为她立庙祭祀,并附以羽化登仙的美好愿景。

然而,妈祖后来辐射开的影响力之大,估计连当时最早为她建庙的人们也想不到。关于她的传说日益神乎其神,如明代文人在张燮《东西洋考》中所录:“妃生于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始生而变紫,有祥光,异香。幼时有异能、通悟秘法,预谈休咎无不奇中。雍熙四年二十九日升化。”这煞有介事的样子,已经很接近神话了。

妈祖的地位是在宋以后被不断提高的,渐渐从民间神演变成了官方的航海保护神。神不是人,朝廷不能赐给荣华富贵,只能加封号:先是“灵惠夫人”、“灵惠昭应夫人”、“灵慈昭应崇福善利夫人”等;后来又从“夫人”进阶成了“妃”,如“灵惠妃”、“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之类;后来又从地上升到了天上,成了“天妃”,如“护国明著天妃”“辅国护圣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等。如果说“妃”在中国传统说法里到底还只能算是帝王的侧室,和“后”还是差一级,那么这一级妈祖在清朝也成功迈了上去,成了“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祐天后”等等。

从“夫人”到“妃”到“天妃”再到“天后”,妈祖地位层层攀升不说,前头的褒义定语也是越缀越长,似乎若是不长就不能显示妈祖的尊贵。然而这还不是巅峰,到了清代咸丰帝,他让人给妈祖拟的封号是:“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足足64个字,好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口气读完都要把人憋死的封号!我想后世应该也没得超越了吧。

与尊号相对应的,是人们对妈祖信任感也越来越深。从北宋开始,每逢朝廷船队出海前都有“遣使祀海神天妃”、“遣官致祭天妃”的传统,民间各种小祭就更不用提。等到平安归来后,还要再去拜谢,如明代萧崇业在《祈报海神疏》中所言:“屡遭风涛之险,幸获保全。海神效职,不可谓无;赐之以祭,礼亦有据。”人们将自己的平安归来归功于海神妈祖的“效职”,可见其时妈祖作为一方守护神,地位已经非常牢固。

古代科技落后,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受到诸多限制,只能将许多神异之事都付诸神明。然而,到了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即使人们已经没有那么迷信,但一些神灵因为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依然被留了下来。妈祖就是其中的幸运者之一,还有许多人会记得她的生日,并且举办各种活动纪念来她。不过,还有更多的神灵传说却被人们摒弃、遗忘了。就像眼下,我们正处于春的尾巴上,但你知道我国的春神是谁吗?春神是神话中主管树木发芽和各类生命生长的神灵,《山海经》中记录的他的样子是“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唐代诗人阎朝隐的诗句中则说他是“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句芒是伏羲式的臣子,协助伏羲一起管理着东方。在五行中,东为青色,在四季中对应木色青青的春天)。

虽然有点跑题,但既然“同天为神”,在春天过生日的妈祖娘娘应该也不介意把春神捎带上。况且古人潜心于天,通于神明,往往是“先定春神,而万物理矣”的,所以,谁在天上的地位更高还说不定呢!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