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男友复合的话语,句句感人肺腑复合挽回男朋友的话
国产剧看到现在,有一个字让人又爱又怕。
甜。
怕的是一股脑塞糖,各种戏精操作,让人忍不住“老爷爷地铁看手机”的齁甜。
具体Sir就不举例了,第一时间闪过脑海的都算。
但那些生活里因爱渗出的丝丝暖意,又着实是最能抚慰现代人的心灵SPA。
所以说,真的甜,还得靠品。
怎么品?
讲究姿势,讲究层次,讲究......
停,上来噼里啪啦一通理论不够意思。
最近一部剧,就让Sir发现了打开甜宠剧的正确姿势。
这股甜,掺着苦,带点咸
。
《我的邻居长不大》
这部剧乍一看,的确是有点平平无奇。
看设定,青梅配竹马,邻居,年下(姐弟恋),不就普通的甜宠路线。
女主30+,单身,都市,大龄,女青年,不就追风口的“独立女性”题材。
用不好,容易成刻板印象。
用好了,是人活、剧活。
剧外的两处细节,让Sir来了兴趣。
一个是用词,独居不是独居,是
空巢
。
前者是说生活状态,后者,却能反映出人的心理状态。
敢用这个词,看来在爱情之外,是剑有所指。
另外一个,来自短评。
“这段
台词
我看哭了谁知道”
国剧现在会写台词的少。
台词能把人写哭的,少之又少。
大部分国剧不把台词当台词,而是当金句制造机,当热搜拼图素材。
真正好台词是什么?
Sir认为最浅显的标准,
好好说话。
既然提到了台词,那是真金句还是毒鸡汤?
自然要一句句扒。
01
“这些年我大事小事都靠自己,突然多出这么多关心我不习惯”
这句话来自女主林漾(李溪芮 饰)。
典型“靠自己”现代独立女性。
三十一岁,生活独立,高层白领,某公司的董事长秘书。
职场上,智商情商满分。
对上,工作严谨认真,在岗位上如鱼得水。
对下,律人先律己,下属都服一声“漾姐”。
对外,酒桌上就没怵过谁,“喝酒”这一项职场隐形加分技能直接拉满。
对内则......
小女孩,脱下盔甲疯狂嘤嘤嘤。
前头还在吆五喝六,下一秒见着好友仿佛见着救命稻草,赶紧借故离开酒桌。
看这一套动作。
到卫生间,第一步,先扯几张纸巾。
垫脚。
高跟鞋脱在洗手台上,顺势坐上去,伸手就要解酒药。
用网友的话说,
“熟练得让人心疼”
。
林漾,就是万千都市人中的一枚普通社畜。
白天在高耸明亮的写字楼里风风火火,半夜独自回到出租屋。
进门之后,Sir嘴角一笑。
这才是打工人的出租屋嘛:
没有摄影棚级别的打光,进门甚至有些昏暗。
快递盒、鞋盒歪歪斜斜。
衣服不洗,有位置就搭着,桌上外卖永远收不完,进屋就瘫软在沙发上。
用剧里的话来形容。
家里搞得跟猪窝一样,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他玩的装饰一概没有。
连张创可贴都找不到。
冰箱里一大半东西都过期了,就连那些干货和酱料都发霉了。
烤箱咖啡机电砂锅没一件拆封,包装盒都褪色了。
每天熬夜,饿了就点外卖。
头发掉得满地都是,还有那黑眼圈。
Sir心头一凉:在?把摄像头拆掉?
成年人的辛酸,不是一天两天。
能击溃成年人的,往往是套
组合拳
。
一个人在家洗澡,忘了拿毛巾也没个能递的人。
去阳台拿浴巾,因为倒在地上的空酒瓶,冷不防还把自己给摔成轻微脑震荡。
巧了,跟医院隔壁床的老大爷遭遇一模一样。
“现在呀 像这种空巢老人特别多
那生活啊 不是人过的
厕所上一半发现没纸了
下楼扔个垃圾发现忘带钥匙了
还有这次 洗完澡发现没收浴巾
但凡家里有个人也不至于摔这一下”
呐,“空巢”就是这么来的。
可老大爷起码还有家人照顾,到了林漾这里,父母在外地,朋友在上班。
“靠自己”有时候也意味着,只有自己。
身体一垮,心寒的事一件跟一件。
公司那边,趁着林漾住院,火速空降一个代理秘书,疑似要顶掉林漾的位子。
心上人约吃饭,赶紧化妆打扮,一瘸一拐从医院赶来。
结果被鸽了。
可替代、不被重视。
只是停了一步,仿佛就被世界落在后面。
所以,要她来自我介绍的话,只是寥寥几字。
字字戳心。
“我
林漾
三十一岁
除了租来的两室一厅
一无所有”
这个时候,来自旁人一点点的关心,都是荒漠中难得的雨露。
比如
男主陆正安
(何与 饰)。
刚回国的天才音乐少年,和林漾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弟弟。
最大的特点:只爱林漾。
来自弟弟的直球进击,纯粹又狂热。
人前人后叫老婆,想尽办法赖在别人家。
要只是个会撒欢哄人的奶狗,绝对油腻讨人厌,偏偏是只不折不扣的忠犬。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谨守男德,不给嚣张女配一点作妖的机会。
在众油田渣男中,一股清流。
面对这似火的热情,冰山破防,似乎是迟早的事。
共鸣,就在那一道道慢慢裂开的缝隙。
就说两幕。
一次是独自从医院回家的林漾,接家里人的电话。
还能说什么呢。
- 你最近都好吧?
-好 工作顺利 身体健康
- 永远都是这两句
不是只会说这两句。
而是除了这两句,别的不敢说。
这时候,背后一声没头没脑的“老婆”,一个没来由的拥抱,眼泪算是有了落点。
一次,是陆正安戳穿林漾的嘴硬心软。
“每次你做错事就大声嚷嚷
越心虚就越嘴硬
嗓门就越大”
这样一个人的出现,不心动太难了。
他会用一颗长情的心,直抵真心。
再用年轻的勇气,直击那些撑起来的伪装。
而勇气,是多少人奢望的东西。
“我们都奔四了
谈恋爱不是为了玩心跳
是为了结婚
所以合适比感觉更重要”
这“多出来的关心”,不是不习惯,而是不敢习惯。
这也是《长不大》的第一个命题。
谁都想长不大,但最先老去的,往往是心。
02
“我老公说他不想当丁克了,因为他太爱我了”
女性题材,国剧时兴一个词“女性群像”。
树立几个典型,多线叙述,情节、时长、戏剧性拉满。
而《长不大》,显然没有这样的野心。
一方面,它恪守小甜剧的本分:
该说事说事,该嗑糖嗑糖,不搞虚的。
另一方面,它在尝试另一种角度:
不以女性为目的,只以女性为视角。
剧中,林漾有两个同事兼好姐妹。
一个,是长发知性理性女,
曹灵(赵圆圆 饰)
。
上面那番“合适比感觉更重要”,就出自她口。
姐弟恋的坚决反对派。
一个,是短发飒爽感性女,
姚丹(吕晓霖 饰)
。
姐弟恋的绝对支持派。
宣言同样掷地有声。
“年纪越大越害怕
可是怕什么呢
不就是怕丢脸伤自尊吗?
可越怕 失去的东西越多
所以遇到自己想要的
一定要没皮没脸地去争取”
谁对谁错?
没有答案。
可她们越坚定拥护自己的答案,就越能体现女性在现实中的局限。
对,她们没一个人活得“通透”。
因为她们自己也在吃力地摸爬滚打。
一次姐妹聚会,喝着唱着,有人突然就绷不住了。
居然还是那个看起来最洒脱率性的姚丹。
作为丁克一族,公司财务总监,她爱情事业双丰收,按现在的世俗意义讲,简直是现代女性模范生。
但也是她,坐在沙发上,哭着为自己抱不平。
“我老公说他不想当丁克了
因为太爱我了
想跟我有个爱情的结晶
请问
谈恋爱的时候不爱我吗
求婚的时候不爱我吗
都结婚六年了突然爱上我了
骗子”
细品这句话,矛盾吗?
矛盾极了。
夹杂的,有气愤,有抱怨。
可正常吗?
太正常了。
这不就是大多数人的轨迹:
爱情的誓言将他们带入殿堂,共许一生。
但再真挚的深爱,敌不过岁月对一个复杂个体的侵染。
她骂的是老公。
怨的,实际是时间,以及处于婚姻中的自己。
不信?
看更无奈的下半句:
“我一把年纪了
不想生 更不敢离”
你看——
就算把自己修炼成无所不能的战士,生活也不是时时需要你披荆斩棘,有时候,是进退两难。
哭有哭的难处,不哭也有不哭的痛楚。
像另一边的曹灵。
和姚丹相反,看起来最柔弱的,反而是个狠人。
单亲妈妈。
正因为一场姐弟恋,闪孕闪婚。
然后不出意外,得了个标准结局,闪离,独自带娃。
也不敢告诉家人,只能自己扛。
真真切切经受过生活、职场的双重打压。
曹灵极力反对,是怕姐妹步她的后尘。
这才是Sir说的“女性视角”:
它给你打鸡血,但目的不是哄你,迎合你,而是先礼后兵,再残忍撕开鸡血背后的另一半不为人知。
这俩小恶魔和小天使,最后自己过得咋样?
从姚丹的口中得知,她和丈夫和好了。
是问题解决了?
估计是没有。
而是问题
“过去了”
。
曹灵,更是没有一跃成为左手抱娃、右手大开金手指的女战士。
只能硬着头皮请妈妈来带孩子。
回头看她们相左的意见,其实都是同一个核心。
感情不是全部,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看轻或看重,最后都是自己对人生负责。
03
“把今天躺过去,明天继续躺”
整体来看,《长不大》当然还称不上优秀。
小毛病不少。
前几集为突出女性标签,加快节奏,人物未免单薄套路。
比如前期被骂得最惨的女配,娇蛮小姐,喜欢男主,于是追车、短信骚扰、向女主宣誓主权等,被网友称是“私生饭”。
而她的喜欢和娇蛮,更像表演,没有来由。
但看细节,《长不大》的用心还是值得鼓励。
尤其在女性题材尤其过剩的今天。
看画面细节。
各种叙事小伏笔,不认真看还真找不到。
第一集刚出场时,曹灵从包里掏出解酒药,一个粉色的卡通发卡不小心掉出来,暗示她有孩子。
没完。
接下来隐喻更深——几个人从酒局上搀扶着上厕所时,镜头半掩,只露出三个字母
“MEN”
。
上错厕所了?
不对。
待到三个人姐妹交心,互相帮扶时,镜头才重新变得完整,
“WOMEN”
。
一来一回的小心思。
比起直接喊什么“girls help girls”,高级多了。
最后,值得细品的还是在台词。
的确给国剧上了一课——
论“说人话”的重要性。
几个小姐妹围着小桌子茶话会。
一字一句,不说有多么绵长深邃,起码,不说空话。
就是那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像被什么东西拽住了腿,完全迈不开,对吧?
是你的懒,还有穷。
其实啊,三十岁以上的人都一样,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一般的见怪不怪,不一般的见不着。
所以啊,
死了的不是生活,是我们的心境。
说得个个气氛低沉。
也不升华,不振作。
套用网络流行语,自嘲一把:
把今天躺过去,明天继续躺
我们总说,国剧要贴近生活,要接地气。
那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地气?
要Sir说——
生活,首先是各种“无意义”的混沌糅杂、随机组合。
而国剧总想把这种“无意义”修饰成高效输出的鸡汤和冲突。
有效吗?
刚开始的确有效。
女性群像爆款,《欢乐颂》。
蒋欣为樊胜美这一拜金女角色,临场加了一段四分钟的天台哭戏,诉尽自己多年来被父母哥哥压榨的委屈。
声嘶力竭,喊出现实血淋淋的一面。
国剧首次把来自原生家庭的某些旧俗糟粕带到台前。
可之后呢?
《都挺好》《安家》……相似题材,有样学样。
只是看起来不那么痛了,不那么真了。
再举个例子,《三十而已》。
当时顾佳扇小三的动图火遍全网。
可真正让Sir体会到顾佳这一角色内心纠结的,还是那段
安静的独白
。
坐下来,直面“小三”,不卑不亢。
从体检报告,到保险升级。
细数日常点滴。
此前,她是一个强撑着身份来收拾残局的决绝母亲。
此刻,她又是一个深爱着丈夫的小姑娘。
这都是她。
还有最近,《我在他乡挺好的》。
胡晶晶一跃而下,女主悲痛欲绝。
拿一瓶威士忌,上天台哭喊,借酒浇愁。
喊的什么?
不是什么姐妹情深,不是忆当年,她在纠结这瓶酒的价钱,纠结工资卡里的余额……
“我买了这瓶威士忌
我就剩二百多了”
什么叫感同身受?这就是。
如今国剧现实题材越来越多,涉及的现实议题越来越宽广。
但Sir想厘清——
现实,就是真实吗?
前者是题材,是角度,是路径;
后者才是目的。
真实不仅是姿态,更是躬亲的态度,细腻的体验,纯粹的表达。
现实国剧如何抵达真实?
路还很长。
但Sir很确定:
第一站,叫“好好说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超有钱婆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